第 24 部分(1 / 3)
假。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已无须回答。另一件事更让人忧心:我将在下一章探讨一些积极的政治趋向,而造假的升级很可能抵消这些积极趋向。有鉴于保守主义运动历来的作为,我们不可以将这样的担忧视为偏执的阴谋论不屑一顾。若真发生大规模的选举造假,一切就都完了:连悲观人士都很难想象,美国的境况会恶化到何种程度。
美国走错了方向
那么美国怎么了?为什么鼓吹伤害大众政策的政治家反而能连连胜选?如果说保守主义运动分子找到了万无一失的方法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让人们的投票违背自身的利益,这说对了一部分,但远不是全部。其实,实施反平民主义政策的保守派之所以能胜选,主要是利用了种族裂痕。宗教、援引道德观的言辞也起了一些作用,但重要性远居次位;国家安全在2002年和2004年是决定因素,但之前并不是。有迹象表明,保守主义运动所发现的转移选民注意力的方法大都正在失去作用。种族主义在退潮,社会宽容在提升,伊拉克的溃败令共和党人在国家安全上的声威大损。与此同时,民众越来越担心贫富不均以及经济保障的欠缺。简言之,对于那些认为美国在走错方向的人而言,现在是个政治良机。本书以下的章节将阐述这个机会的诸多方面,以及我们应如何利用它。
10 美国政治的新篇章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愚蠢的战争与搞笑的政府
种族问题新态势
美国变得更加宽容?
保守派的失败
虽说民意调查早就显示民主党会在2006年中期选举中获胜,但当胜利到来时,许多人仍大吃一惊。许多分析家已把赌注压在共和党的压倒性政治优势上—既倾注了感情又有专业的作风。我这里有满满一架子的书都写于2005~2006年,这些书以或者忧伤、或者趾高气扬、或者敬畏的语气解释说,共和党是如何不可战胜,原因包括其一流的组织、支持者的热情、财力优势、擅长保卫国家安全的名声,还有一些书提到其操纵选举的本领。一些人深信共和党人已牢牢把持政权,根本无法相信民意调查反映的情况,那就是美国人已经受够了。
甚至在选举结果公布后,仍明显有人不愿全盘承认事实。选举后一连几个月里,很多新闻分析或是断言民主党人仅获小胜,或是声称那些胜选的民主党人是保守派,所以才得以不败。第一个说法不值得反驳,第二个也对不到哪里去。
民主党在众议院新获的优势并非微弱。事实上,在共和党控制该院的12年时间里,其多数地位从未有如此之大。民主党在参议院新获的优势极小,但能从落后5个席位达到这样的水平,已可谓是奇迹了,因为参议员一次只改选1/3。事实上,在这次选举涉及的33席中,民主党人及与其结盟的独立派人士赢得了24席。民主党人还拿下6个州长职位以及8个州议会的控制权。
民主党人成为保守派才得以取胜的说法也正确不到哪里去。国会中的一些新面孔的确是在较为保守的选区获胜的民主党人,他们也要比一般的民主党人保守一点儿,但事实仍未改变,全体民主党人仍处在全体共和党人的左方,因而控制权的转移使政治均势大大左倾。比较民主党当前的多数地位与其上次控制国会(即1993~1994年)的情形,才真正说明问题。无论如何,现在的多数地位并不仰赖一支保守的南方民主党人支撑,因而远未偏向自由主义。新众议院议长南希·佩罗西(Nancy Pelosi)是出任此职的首位女性,因而登上了报纸头条,但媒体有所忽略的是,她还是有史以来最倾向进步主义的议长。
但民主党胜利与国会左倾意味着什么?这仅仅是因小布什政府惊人的无能造成的反常事件吗?抑或这反映了政治格局的根本性重组?
谁也无法完全料定。但在本章中,我将摆出理由让人相信,2006年选举并非反常事件,美国公众其实已准备迎接改变—一种新的平等政治。这种新政治的出现并不是必然的,只有自由派政治家抓住机会,才能带来改变。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总体而言,你对美国当前的状况满意不满意?”盖洛普机构在2007年6月问道。只有24%的人满意,不满意者达74%。当我在2007年夏写下这段话时,美国人对国家的走向深感不悦。
这与美国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有很大关系,但颇不寻常的是,乍看上去表现极佳的经济似乎并没有让国民兴奋起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接近6年;失业率仅有4.5%,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相当;股市不断创下新高。而当盖洛普问及“你对本国经济情况如何评价”时,仅有约1/3的人回答“极好”或“良好”,90年代后期这一比例约为2/3。
保守派要找人担责,于是抱怨说,媒体现在不报道经济上的好消息—正如媒体不报道有关伊拉克的好消息一样。撇开这种论调不谈,严肃地说,对伊拉克战争的厌恶感也许影响到了公众对其他事情的看法。但值得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