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 第 15 部分

第 15 部分(3 / 3)

它得到的是一场内外交攻的双重危机。

在外交事务上,继越南战争之后,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以及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与人质危机的耻辱,滋长了焦虑情绪。在国内战线上,政策失误与能源危机两面夹攻,带来了滞胀的噩梦,失业率高涨,通货膨胀率达两位数。

现在回头来看,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担心似乎是杞人忧天;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对美国而言的确是挫折,但很难说如果采取咄咄逼人的对外政策会有什么效果,或许只会让形势恶化。至于经济危机,其原因一是运气不佳,二是货币政策不当,与自由主义毫无关系。

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阴郁情绪为保守主义运动分子提供了机会,使其得以宣称自由主义政策已不足为信。而这一新崛起的运动很快就取得战果,大大逆转了“新政”的成就。

07 收入不平等的根源

富人收入高得离谱了

科技进步会加大收入不平等吗

制度:美国不平等加剧的源头

规范与不平等:CEO的离谱高薪

工会衰败的根源

中世纪神学家争论针尖上能站多少位天使,现代经济学家争论美国的中值收入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究竟是升是降。而我们甚至还要进行这样的争论,这就真正说明了问题。美国当今的生产效率远高于一代人之前,因而也更为富裕。普通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产值,即使在经过通货膨胀率调整之后,也比1973年提高了将近50%。但收入日益集中到一小部分人手中,其速度之快使我们怀疑,或许普通美国人从未从生产率的提高中获得一丝一毫的好处。

战后大繁荣曾惠及几乎所有的美国人,但这场繁荣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结束了。发生危机的起因是油价上涨、通货膨胀失控、生产率下滑。危机于20世纪80年代退潮,但那种大众共享经济成果的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尽管的确有几段令人乐观的时期,如在里根执政时期的“美国清晨”,经济从80年代早期的严重滑坡中恢复;然后是90年代后期人们狂想一夜致富的时代。但自战后繁荣结束之后,经济改善总给人以暂时的、难以持久的感觉。

不过,国家总收入除以人数后的平均收入自大繁荣的最后一年,即1973年以来,有大幅提高。无论如何,美国当前的生产效率要比那场繁荣结束时高得多,国家也要富裕得多。想想自1973年以来我们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科技进步:个人电脑与传真机,手机与条形码扫描器;还有一些提高生产率的主要科技在1973年也已经出现,但尚未广泛应用,如可直接从船甲板搬运到卡车和火车上的货物集装箱。这一切变化都大大提高了普通工人在一个正常工作日里的产量,因而也大幅增加了美国的平均收入。

但平均收入不一定说明大多数人的情况。如果比尔·盖茨走进一家酒吧,该酒吧顾客的平均财富会剧增,但他们并没有变得更有钱。正因如此,经济学家如果打算描述一个群体的普通成员而非少数极佳者或极差者的境况,通常不会谈论平均收入,而会谈论中值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