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章 归来(1 / 3)
更新时间:2012-5-12 18:38:35 字数:4381
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剿匪中牺牲的烈士,县里建了一个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八一”建军节前夕正式对外开放。开馆第一天,邀请部分老同志和部队回来的代表参加开馆仪式同时参观展览。
罗刚作为部队回来的转业军人代表受到了邀请。
当开馆仪式结束后,到会的代表开始参观展览。展览内容很丰富,根据实际情况,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剿灭土匪和抗美援朝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位讲解员,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
罗刚随着大家在馆内一边听讲解,一边看着各种图片和实物。当来到抗美援朝部分,罗刚的脚步明显放慢了。
一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照片,映入罗刚的眼帘,把他慢慢地拉入了回忆:
身穿军装背着背包全副武装的罗刚行走在队伍里,长长的队伍正在跨过鸭绿江。罗刚扭过头深情的往后望去,默默的在想,祖国啊,我们会回来的。
“走啊,想起当年了。”一声催促打断了罗刚的回忆。罗刚惊醒过来,赶紧朝前走去。
原来,是一位熟人善意提醒了罗刚。
参观后,从展览馆出来罗刚信步往公园走去。
县城公园规模不大,但很别致,有地方特色。到处绿阴掩映,花草点缀。除了有解放军剿匪雕塑,还有高高的碑文,清楚的记载了当时解放军剿匪情况,已经成为省里重点文物保护点。
罗刚独自一人走到解放军剿匪雕塑旁边,用手轻轻地怃摸雕塑上的解放军,思绪不断。望着塑像上的六零炮,他又想起了那场难以忘怀的战斗,想起了牺牲的一班班长二狗:
天空阴霾。
朝鲜战场上,一场殊死的战斗已经打响了。敌人出动一个营的兵力,继续向一班阵地上发起猛烈进攻。无数炮弹,炸弹纷纷往一班阵地倾泻。几十辆坦克疯狂的向上冲来,后面紧紧跟着头戴钢盔,端着自动步枪全副武装的敌人。激烈的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遮日。阵地上的泥土,碎石,树桩,弹片飞向天空又唰唰唰地落下来。
一班全体指战员等敌人的坦克快要靠近了,只听得一班长二狗一声“打!”的命令,六零炮,手榴弹,重机枪一起开火。敌人坦克大都被炸毁,跟在后面的敌人倒下一大片。在其长官的督战下,后面的敌人端着枪又往上冲来。
一阵激战后,子弹打光了,双方揉在一起开展了肉搏战。
战士们用刺刀,铁锹,石块,树桩与敌人进行殊死拼搏,最后,只剩下受重伤的一班长二狗还在与敌人拼刺刀。
当十几个敌人围拢来,一班长二狗胸前和背后被敌人的两把刺刀刺中的同时,用惊人的毅力拉响了捆在腰間的几枚手榴弹,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他与敌人同归于尽了。阵地上只留下手榴弹爆炸后的一阵阵烟雾。……
身材高大的一班长二狗生前是东北人,罗刚回国后打听到他是一个孤儿,父母早已双亡,有一个姐姐在他抗美援朝时出嫁后病故了。一班长二狗是罗刚的老部下,现在回忆起来罗刚感到伤感。此时,他心里默默的念着:“安息吧,我的好战友。”
回国以来,罗刚早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逢年过节都要祭奠死去的战友。象祭奠亲人一样,吃饭前桌上要多盛上一碗饭菜,插好筷子默默的祭奠几分钟。
罗刚在塑像旁边足足待了半小时后,才移动沉重的步伐慢慢离去。
往事早已经过去,如今一切都变了。可是,罗刚脑海里浓浓的回忆却许久不能挥去。
“八一”建军节前一天,罗刚像往日一样起了个大早。
妻子知道他的习惯,这一天,丈夫要去祭奠已故的战友。所以,早早就给他准备了祭奠要用的酒菜和祭品。
吃罢早饭,罗刚一个人拿着酒菜等祭品往烈士纪念墓地走去。
这时一个晴朗的天气,太阳从山后面钻出来,霞光四射,照耀在大地上。纪念墓地的花卉和松柏树,显得格外鲜艳和青翠。老天爷似乎知道,人们在今天要前来烈士墓地,纪念已故的烈士。所以,特意给了一个太阳高照的晴天。
尽管不是清明,前来悼念烈士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有单位统一组织来的,也有学校老师领队的学生。
罗刚一个人缓步来到一位烈士墓前,将带来的酒菜和祭品一一放在石碑旁边。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从怀里取出一包香烟,抽出一支点燃自个儿一口一口地吸起来。
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墓地,是在剿匪中被土匪杀害的。据说,烈士的父亲与罗刚的爸爸曾经结拜过异性弟兄,当年是农会负责人。烈士的父母后来也被土匪杀害了,家里无人,奠祭烈士的事情自然就落在罗刚的身上。
罗刚抽完香烟后,起身将酒菜和祭品摆好在墓碑前,然后烧起香纸。双手合十,闭上眼睛,默默地祈祷。祈祷中,他想起了许多已故的战友,想起了只身冲进敌人坦克群里炸坦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