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章 归来(2 / 3)
与众多敌人肉搏中,最后拉响了捆在腰间手榴弹的一班长二毛。想起了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王小凤冒死护在他身上。保护了身受重伤,躺在担架上不能动弹的他。每当想起这些事的时候,罗刚有些激动,泪水涌上眼眶。倔强的他总是在心里默默的说“你们怎么都走了,太不仗义了。包括王小凤,你也是一样。”
这时侯,老师带领学生在墓碑前宣誓,阵阵宣誓声音传入罗刚的耳朵里面:“烈士们放心吧,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接过您的旗帜,做新时代的接班人。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建设的更加繁荣美好。”
学生们宣誓的声音传入了罗刚的耳朵里面后,使他久久不能忘怀。不一会儿,他睁开眼睛,从烟盒里面拿出一支香烟,点然后将它放在墓碑前。心里默默的念着“老战友,抽吧,多抽几口。也请你们放心,罗刚不会辜负你们期望的。我会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安息吧,我的战友。”
这时候,老师领着一批学生从墓碑附近的一条小路直径走过,大家纷纷向罗刚投来尊敬的目光。
罗刚侧身朝学生们瞟了一眼,拿起地上的酒瓶,将酒洒在墓碑前。然后,收拾好地上的东西,把它放进竹蓝里面。最后,拆开一封爆竹,用香烟将它点燃。爆竹顿时“劈哩啪啦”响了起来,声音在山上显得格外清脆整耳。
许多学生不由自主的把头扭回来观望。一些胆小的女生不由得用双手捂住了自己耳朵。
罗刚起身前,对着墓碑站在那里,举起右手久久行了一个军礼,半晌没有离开。
“八一”建军节。
罗刚与其他复退军人一样,参加了纪念大会。到会的人很多,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是,兵哥哥在哪里都一样,一种战友情谊将他们牵在一起。整个会议隆重热烈,罗刚感到有一种亲切友情在里面,气氛是那样融洽和睦。
散会后,罗刚接到县人民武装部的通知,要他参加县里组织的建军节会餐。接到通知后他心里怦怦直跳。回国后,他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上档次的晚餐。既然这样,他心里想要好好准备一下才好。
下午,所有复退军人放假半天不上班。供应股三个人早就叫罗刚回去休息了,这天股里的工作,三个人早已经分工好了有条不紊。罗刚到股里转了一圈,看到这一切才放心的离开了。
回到家里,罗刚自个儿去了菜市场买了一只鸡和一些疏菜,回来把鸡杀了,洗干净蔬菜切好再将它放进碗柜里备用。
妻子知道他个性,每逢过年过节的罗刚总是这样,将菜买回来洗干净切好后放进碗柜里等她自己炒。每次罗刚弄好了这一切后,她都要给丈夫泡上一杯热茶送到他手里。因此,今天也不例外。她见丈夫关好柜门转过身来,就将一杯热茶恭恭敬敬地端给了他。
罗刚双手接过妻子递给的热茶,礼貌的说了一句:“辛苦你了。”
妻子见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线:“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我应当慰劳你呢。”
罗刚解释说他今天要参加县里“八一”建军节联欢,不在家里吃晚饭,晚上还要看文艺节目。“
妻子听了点了点头,说:“鸡莫炒,等明天再做。我们母女俩吃点蔬菜就行了。”
罗刚知道妻子很心疼他,买了好菜都要等丈夫回来吃。如果丈夫出差去了,她们母女俩在家是绝对不会买荤菜吃的。有时,甚至是凑合着吃。日子长了连邻居都晓得,只要他母女俩几天都卖小菜吃,丈夫十有九在外面出差去了。
罗刚见还有时间,干脆烧水洗了个澡。反正炉子里烧着煤炭,一壶满满的热水放在炉子上没有动过。之后,他穿上一件干净的白衬衣。又取出一只牙膏式的皮鞋油,用刷子将一双三节头大头皮鞋刷的亮铮铮的。这种皮鞋前面圆圆的又比较宽,做工结实质量好,他比较喜欢穿。据说这双皮鞋是罗刚战友托孩子在军分区弄来的,皮鞋底子中间是用薄薄的钢板夹在里面,十分耐穿。罗刚说他穿部队的衣服和皮鞋习惯了。一套没有肩章的军服,穿了多年还舍不得丢掉。
结婚后,罗刚调到肉食水产公司供应股工作,生活条件比原来要好一点。妻子扯布让裁缝师傅给他做了一套灰色的中山装,叫他换着穿。不然,罗刚是不讲究穿着的。
出门前,妻子替丈夫穿上洗得干干净净的军服,系好扣子叮嘱他少喝点酒,人到中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罗刚俏皮的对妻子说:“知道,听老婆话,跟党走没错。”
老实贤惠的妻子被丈夫这句话惹笑了。
县武装部食堂里坐满了方方面面的客人。有县委,政府领导,有军分区首长,有退下来的老同志,也有象罗刚一样的复退军人代表。大家欢聚一堂,颇有节日气氛。
晚宴开始了,军分区首长先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战友们,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借此机会,我代表军分区党委,军分区,向支持,关心和爱护驻县部队,县人民武装部,县武警,消防中队的县委,政府等各大家领导,各部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