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章 归来(1 / 3)
更新时间:2012-5-11 20:17:42 字数:4367
罗刚为人忠厚诚实,性格内向。由于他的岗位不一般,接触方方面面的人也比较多,所以认识他的人也不少。日子久了,
有些人对罗刚多少有些了解。很多人都知道罗刚是抗美援朝回来的,而且还是战斗英雄,几次荣获过勋章。
罗刚对这些东西总是避而不谈,他觉得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没有必要在大家面前炫耀。
县教育局党委王书记也是部队转业回来的干部,对罗刚比较熟悉。“八一”建军快要来临,王书记打算在中小学校里面搞一次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活动。请部队回来的老同志给学生上上课,讲讲他们在战斗中的亲身经历,让下一代受受教育。这也是教育系统在“特殊时期”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一次大型活动,其作用不可低估。请谁来巡回讲课呢?局党委正儿八经召开了一次会议,王书记提议请罗刚同志出面讲课比较合适。理由是:请老红军讲课固然是好,但是老前辈大多都是六,七十多岁的人了,而且身体欠佳,识文化的也不多。把他们请来万一弄出什么事,教育局脱不了福。请罗刚比较合适,四十大几岁的人,迈入中年,办事稳重。最重要的是他在抗美援朝中还荣获过勋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讲课形象生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经王书记这么一说,大家都一致同意请罗刚同志巡回讲课。最后决定由王书记出面请罗刚同志讲课。
第二天上班,王书记来到商业局说明来意后,商业局刘书记很支持此事。当即给肉食水产公司经理打了一个电话说明原由,经理自然是满口答应,叫罗刚马上去局里接受光荣任务。
部队出身的罗刚仍然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听了经理的安排,二话不说,让单位的一位年轻人骑了一辆自行车送他很快赶到了局里。
局办公室主任将他领到了刘书记办公室。
罗刚刚跨进门,刘书记就起身向他介绍:“来,来,这是我们县教育局的……”
罗刚不加思索的打断刘书记的话,大方地叫了对方一声“王书记。”说完握住王书记主动伸过来的右手。
刘书记:“你们认识?”
王书记风趣地说:“肉票大王,谁吃肉都会想起他。按部队讲,我们都是战友呢。是吗,罗股长?”
罗刚习惯的摸了摸后脑,连忙点了点头应道:“对对对,是首长又是战友。”
王书记当着刘书记的面向罗刚说明了来意。
罗刚笑了笑没有吭声。
王书记问:“怎么样?”
罗刚还是笑了笑没有吭声。
刘书记急了,问:“有困难吗?”
罗刚脸上有些微微抖动,轻轻的说了一句:“我怕讲不好,辜负了两位领导的期望。”
这时候,王书记站起身来,递给罗刚一支香烟。
罗刚急忙起身用双手接住。王书记要给他点火却被罗刚拦住。一会儿,罗刚自个从口袋里取出一盒火柴点燃了香烟。
刘书记将了他一军:“当兵的战场上死都不怕还怕社么。”
王书记给他鼓劲:“都是些学生,你就放手讲吧。”
罗刚狠狠的吸了一口香烟,开口表态:“行,我试试。”
王书记想了想:“好,那就从第一完小开始。”
刘书记也跟着点了点头。
罗刚家里。
女儿见父亲腋下夹着一本厚厚的书籍回来了,连忙迎上去,问:“爸爸,什么书?”
罗刚将书递给了女儿,得意地说:“演讲辅导资料。”
女儿有些不解,睁大着两个眼珠,问:“你要演讲?”
罗刚纠正:“准确的说是作辅导报告。”
女儿又问:“给谁作辅导报告?”
罗刚语气中有一丝神秘:“学生。”
女儿来兴趣了,再问:“小学生?”
罗刚赶忙补充:“还有中学生。”
女儿有些担心,怕父亲讲不好,提醒他:“现在高中生大都能讲能写。”
罗刚不以为然,给自己鼓劲说:“不就是讲讲抗美援朝战场上杀敌的那些事。”
女儿给父亲打气:“爸爸亲身经历的事应该记得。”
罗刚应声:“对对对。”
女儿:“你先熟悉辅导方式,再自由发挥……”
罗刚打断她的话:“不不,我从来没有上台讲过话,还是要先写个发言稿,免得在伢儿们面前出洋相。”
女儿表示赞同父亲意见:“是的,这样有把握一些。”
父女俩都不禁笑出声来了。
其实罗刚早就想好了,上班后就将供应股的两个女孩子和公司的秘书叫到一起,请他们写辅导报告。他将供应股的工作调整了一下,硬是给股里青年人腾出两天时间,让他们专下心来其中精力去写好报告。
这两天,供应股少了两个青年人,工作太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