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幻之盛唐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宁远、莲花生

第五百八十一章 宁远、莲花生(4 / 4)

人把他宰了算了,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改变了主意。随后我在主殿里招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密宗祖师,当然同在还有普宏、普光、寂如等一群随军的僧人。

不管他在历史上的口评如何,起码这位卖相很好,面如端玉,庄严法相,明显硬挺的鼻子和脸廓,带有雅利安的白种血统,虽然一路奔波劳累,衣袍上风尘仆仆,被晒的面皮焦黄,但是仍然谈吐得体,表情如常,辩经说法乃至世俗众生的各种话题来也是头头是道。

而且他虽然是密教大师,却熟悉上座部乃至中观、瑜伽诸多大乘法门和教典,乃至婆罗门的《犬舍》典。他出身的乌仗那国,在那烂陀寺修行结业,他的上师佛吉祥智曾立志朝礼五台,他的同学无垢友也到过汉地,因此按照他的说法,他有心愿前往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法。

相比天竺佛法末世,大多数诸侯国内佛徒如过街老鼠,只能在底下像老鼠会之类传销组织一般进行秘密续法传道,甚至因为经典缺失,要靠挖开阿育王时期的佛塔,才保证传承不致断绝的低潮,他的诸位前辈金刚智、善无畏,都在中土混的风生水起,连他们半路收的弟子不空,都是大唐有字号的国师,还发展处僧一行等一干名士大家的下线,勿怪他听了同为僧人的姐夫寂护的推荐,就一脑门热心从天竺跑到泥婆罗,结果泥婆罗王不怎么看的上他,又从泥婆罗跑到吐蕃,结果吐蕃灭佛,连熟人寂护都被干掉,再从吐蕃跑到西域,最后又不知哪里得到消息,从西域到青唐一路眼巴巴的跑过来。

天竺佛门江河日下,而位于佛法传播道路上,西域的葱岭河中诸国,不是深受大食、安息等外教侵并,就是小国寡民,供养不起太多的浮屠珈蓝,因此很多天竺高僧大德,修成大业后,第一个宏愿,就是前往东土之国,那个版图庞大子民亿万的佛国乐土。

但是自唐玄奘后,这些天竺高僧往中土大唐传法,也没有那么容易,大唐本土衍生的众多支派,有自己的立身理论根基,不再是那些外来的蕃僧空有轻易忽悠和打动的,吐蕃可以说还是一个相当纯净的处女地,当地的苯教,或者说黑教,还是相当原始万物有灵崇拜的高原萨满教。

知道了他的根底,对历史之名人物的名头的敬畏和仰望之心,也就有限了“你知道爱经么……”

听他们打禅机的扯了一大堆佛门地域风情的话题后,我突然打断他们的话题,从后殿走出来问道,听到这么名字,列位中途僧人的表情都变的很奇怪。

“略知一二……”

他表情如常的回答道,轻描淡写的仿佛这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末节。但我似乎发现他嘴角也轻轻动了动,心道果然有戏。

这是一本诞生在箕多王朝时期,与犍陀罗文化一起诞生的性与爱,哲学和心理学的着作。

作为外道法门之一,很多天竺高僧都有所涉猎,理由无他,更方便以房中术等手段,接近那些世俗的统治者而已,欲望与繁衍,人类恒古至今不变的主题。作为藏传密宗的祖师,他也有类似的专长和记述,藏传佛教中蓄养金刚女和世间空行母的传统,也是源自他。

与中土那些戒律繁复的恨不得断绝宗嗣的本土佛教不同,原始的天竺佛门更接近苦行修士,以艰苦的出世修行来磨砺自身,但另一方面往往不忌荤腥也不禁女色,只是有所条件限制,而自佛祖释迦牟尼以下各代,在世俗中娶妻生子的比比皆是。

据说他在历史上因为这方面的专长,而曾经和被我赶的一路奔逃,只能归缩在卫茹搞内战的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玩过换妻游戏,据说是因为作为君王的顾问,内事外事房中事上都深得君心,所以那位太阳狮子王把自己的妃子布施给他,然后他也找了一个牧羊女,玩双休密行法养成之后,说是有大夙愿的度母菩萨转世,推荐给赞普做妃子。

在吐蕃史书中被赞誉成宗教和王权的伟大结合。我日,再怎么不靠谱,也能废物利用一下不是。

“那可知天竺列国风物否”

“曾游学诸国,略懂……”

他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谦声应道。

我也笑了起来,

这位可是地地道道的天竺通啊。比当年兼职旅行家和偷渡客的唐三藏专业的多,而且天竺佛门这些年也混的实在不怎么样,自从最后的佛门护法戒日王死后,一直处在低潮向更低潮的末法时代滑落。或许我可以用更低的代价达成某些目的。

毕竟在关于天竺的成系统记述着作中,无论是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还是王玄策的《中天竺行纪》,都未免显得过时了,只有一些商人和高僧的旅行片段。

于是力排众议之后,他成了我的临时顾问,当然目前仅限于养生和游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