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属岁阑(3 / 5)
从这点来说,相比没事就容易喝高上头思想脱线,天马行空写诗写的类似神仙志异的李白同志,他很有点社会调查员的深刻入微和一针见血王牌记者的资质。
只是现在身体不行,还在调养中,真要他随同急行军颠上两天,只怕要挂在路上。
只是
到了襄阳之后,我的书记杜佑,也变的有些一反常态的沉默寡言起来,不过我总觉得他除了近乡情怯之外,还有点别的什么。按道理他应该算衣锦还乡什么的,自从跟随我开府后,他也水涨船高的八品的宣议郎,节节攀升为光禄大夫领库部员外郎。
“佑,有辱使命,还请大人责罚”
只见他面有难色,对我重重一拜
“他们怎么说”
他有些难以启齿的吞吞吐吐的说
“大人在城中的任何事情,都于杜门无关”
我嘿然冷笑一声,地方巨族想置身事外不算意外。虽然这杜门将来会因为他,而重现光彩,重新成为着名的宰相世系,但在眼前,他还只是个历史有污点的留用人才。曾经离开家族到京城去追求梦想和前程的无数世家子之一。没眼力的看不上他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希奇。
随后,一阵骚然,尾随着上来一位面上有疤,看起来阴沉凌厉的年轻人,手中还有些血迹,他就是人称龙武五小将之一的卓弈,为了不引人注目,跟随我身边的,都是这些比较面生的年轻人,比如扶风之战幸存下来,又参加了河北一系列大转折战役的求三泰,涂伯均那些武学士官们。
他露出一种狂热和兴奋,对我躬身道
“果然不出所料,杜书记前脚才出门,后脚大宅后门就跑出一个通风报信的……叫什么来着,恩,杜景云”
看着杜佑听见这个名字,变的面如苍雪,我心中叹道。
世家大族积累下来的骄傲和矜持,可以理解,但是故意去挑战上位者的气量,那就是不知死活的蒙昧了。
“难道还比能太原王更强横。”另一个年轻的参军插口道,这些年轻的参军、书记们,职权常常是交错的,因此有意无意存在些竞争的心思。
这话说的很重,他脸色再度变了变,他参与我清理那些河北世族的过程,知道我对付的手段,甚至还出过一些主意,“大人”重重的喊出来。
政治永远都充满了妥协和牺牲,当外在的压力,超过了维系内部的利益纽带,就注定有人要为自己的错误和愚行付出代价,成为被牺牲掉的一部分。比如当颜真卿越来越当仁不让的成为河北文臣第一人后,现任的中都留守已经从上到下换成晋阳王一脉的人。
所谓世家大族,固然拥有比寻常寒门庶族更多的资源和积累,但物极必反,同样他也有足够庞大的族人需要供养和管理,过于庞大的家族,也有僵化和腐败的问题,并且因此失去活力与进取心,族人子弟繁衍的多了,不可能人人都能分配做到资源,有得势的就有失意和潦倒的。这也统治者分化和控制他们的手段和机会。
虽然有地方郡望大族的配合,更稳定的接受地方,但却不是必备不可的条件。所谓的“襄阳杜,倾半城”,那已经是过去式,要不要清算,那该是鲁南阳头痛的事情。
“杜门里,还有什么你在意的人和事物么,事情了后,就把他们带走吧。”
“什么?”杜佑惊了惊,
“有没有兴趣自立门户”
这不是没有先例,当年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以文章四友名满天下后,就在河南访取自立门户,成位访取的一大名门。
“大人……”
“来了!”一声警示,打断了他的下文。
只见——
一彪骑士趾高气昂的缓缓度街而来,不用他们怎么耀武扬威,那些士民百姓就畏如虎蝎的早早退让出一大片空间,为首之人白羽銮兜,显的很有些气势和精神“那位就是太守大人魏仲犀的弟弟——襄阳军有名的猛将,永安军使领将军魏孟驯”
做为留在南方活动的前斩首队成员,安息人管二,开口,龙武军在南方的利益代表之一,和探子头目,他兼具襄阳富商的身份,这昭明台就是以他名义选好包下来的。
襄阳地处望要之所,因此虽然不是边境,但却置了一个正编军——永安军,而不是象其他大邑一般仅仅置个治安部队性质的守捉之责,这永安军使,就是其胞弟魏孟驯担任的。
“不过这位猛将,很有些趋利避害的手段,某些时候跑起来,简直比鼠类还快”他声音有些讥笑的意思“哦”
“据说当年贼军下山南,朝廷赦令各郡急援南阳,襄阳距离最近,这位魏军使却带一万人马,慢腾腾走了半天,连境内都没出,到汉水上的明府桥边转了一圈,就说贼军势大,飞快的退回来,人称不动如山,退走如风的小魏将军”
“那他有什么嗜好么?”
“恩”管二道“据说这位算是一位好酒之徒”
“这算是自己送上门来了”我心道,
不多时,底下街市,顿然一片哗然起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