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毓庆宫的麻烦事(7 / 7)
的商店也许不错?错了!比如服饰,不要错估了时代的保守,太大胆的衣服卖不出去。珠宝?哪里来的忘却资金?化妆品?n百年后,无数化妆品品牌打的旗号是:传统古方……
正在发愁的时候,两个老家伙给他们支招了。
索额图一向是关心胤礽的,原先的考量不去计较,现在倒是很感激。在家呆得久了,看惯了世态炎凉,才体会到太子这么做的保全之意。他知道太子的状态,对于太子缺钱这件事情,比旁人都清楚。
反正快过年了,等到了十一月里,赶在康熙回来前,索额图送来了丰厚的年礼。说是丰厚,却与常年没有太大区别。却夹了一封信,因先前有奴仆逃逸事件,这回干脆让儿子亲自把信送到。
信里面,索额图请罪道,自己先前竟然都没忙到点子上去,到了过年了,才想起来,大阿哥有启动资金,太子这里比较缺钱。指出一条门路,插手商业,这个行业来钱快。只要是正经生意,不中饱私囊,就不会亏本。而且,不需要官商勾结,只需要在某正经生意里入一干股,使其不受其他势力迫害,并不需要东宫做违法的事情。
索额图再三指出一定是要“正经生意”,还说,自己在外,可以帮忙监督,如果有错,可以马上纠正“使不累东宫之名。”
简言之,有组织、有纪律、有原则地收取保护费!这种事情,底下的官吏都干过,太子妃的爹,在杭州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勾当。
同时,还有另一条路子,派奴才去经商,这一条比较困难一点,因为不知道行情。不如前一条稳赚。但是,外面不少王府、官宦之前都是这么干的,因为是自家的产业,是惯例默许了的。皇太子这里,情况应该不会差太多,但是,必须是正经生意。索额图现在倒像个啰嗦的长者,一意强调,你要当个好人。
胤礽与淑嘉一说,淑嘉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办法她不是没想过,只是需要胤礽的同意,之前她不敢提。胤礽又有一个主意:“除索额图外,我也需得另特色一人,暗中留心。”双线纠察。
淑嘉道:“依着我,竟不如不要干股,做得实在些,宁肯省一点钱出来。”把这两个主意合在一块儿,既免了收保护费的恶名,也赚了钱。咱们实际投资了,就是被告了黑状,到康熙那里也有话说。
黑钱不好拿,太子爷又要个好名声。本来与民争利就需要小心的,现在宁可仔细些:“既这么着,寻一个人,用他的名义去入股。”
另一个支招的人,乃是华善。此人心意愉悦,过年了,又可以收礼了,而索党倒台了,他们家省了很大的一笔人情面子上的开支。石门炳夫妇向他报告的时候,他还笑:“索额图那里还是不能少的,旁人……都是死人了。啧啧。”
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很快,他就意识到,索党收入少了,太子的收入也就少了。他孙女儿要跟着过苦日子了。
明着送钱?打太子的脸。
他给孙女儿支了另一招。赚舶来品的钱!石文晟巡抚云南,石琳总督两广,石家外放的人不少,在南方做官的人更多。更知道南方好东西多。如与云南交界之地,多象牙、宝石,在当地的价格固然说不上是白菜,却也比京城便宜数倍。而广州地方,更是繁华之埠,许多稀罕的西洋玩艺儿亦是从此进入内地的!
正经生意,咱们家还有门路,都不用坑蒙拐骗的。吕不韦的爹说,奢侈品的买卖,利润仅次于政治投资。
淑嘉对胤礽道:“不如稍等几个月,你想,哪个兄弟不缺钱呢?等他们做了,看剩下的,咱们再做,宁可手头紧一点儿,也不好与兄弟们争不是?”大家一起做了,才不会显眼。但是,他们未必就有这些门路和点子而且,东宫不应该做太多的买卖,收太多的钱,那样太招眼了。
够用就行了。
胤礽却说:“不好,石琳总督两广都快进入第十个年头了。汗阿玛信任他,这么干,恐于声名有累。”他仔细起来,居然有点儿畏首畏尾了。
淑嘉倒不是很在乎这一点,他们两口子连工资都没有,胤礽还没有产业。康熙但凡略心疼一下他二儿子,就不会管这事儿。所要注意的,只是派的人必须可靠,而且不生事非。时间也要掐好了,等分府的人开始做买卖了,才能动手。
胤礽道:“这个倒不用过于担心,在广州,有石琳盯着。京里,有索额图呢。”
商议已定,也不用要石琳有多么照顾,他在那里,就是一种照顾了。选几样赚钱的买卖,太子妃出资,赚个脂粉钱。名义上还是太子妃的嫁妆生息,太子爷,只要他存在,那就是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