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择路(1 / 2)
“我不管你们往日是怎么做的,记住,今后,凡我翳国征战,只攻城,不屠城。
不欺小凌弱,也不会任人所为,如此,自有大国气象。
若有人不尊命令,明知故犯,堕了我翳国声名,定要严惩不贷。如此,才可扬我翳国威名。”
女子用凌厉的眼神看着他,道:“我说的话,你都听清了吗?”
那男子低下头,字字铿锵,道:“臣如手中刀,为陛下解忧。”
闻言,那女子点点头,道:“你走吧。”
自始至终,先前那男子都未发一语。他只是在一旁静静地观,她的铁腕手段,她的雷厉风行,她的洞彻人心。
直到那人离开,他才道:“你变了。”
“人都是会变得。”红衣女子淡淡的笑道:“在一个地方摔倒过的人,是不会再同一个地方摔倒第二次的。你看我,像是会在一条河里溺水两次的笨蛋吗?
想当年,呕心沥血废旧制,立新规,承受了那么多的阻碍和压迫,所为的,无非是为天下人减轻负担。而所谓的天下人,最终是何以还我?
而今,纵然负尽天下,也不容一人负我。”
九州大地,是如此的苍茫浩渺,区区一人立于其上如一粒沙尘那样渺小与卑微。可是,就是这样渺如蝼蚁的人族,却是这片无垠大地上的至高统治者。
沧澜山脉,为天下少有的修行圣地。
这里,碧水群山,终年被薄雾缭绕,恍若世外仙境。
山下,一条大河横恒,名为淮水。
淮水滔滔向南,日夜不息;自古至今,其流不绝。
世事翻覆,唯有此地不曾沾染上半点俗世尘气。
这里的空气,似乎可以洗涤人的灵魂。
女子站在那因风皱面的碧水前,感受着那久违的宁静,蓦然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水泽点点,雾霭飘动,灵气逼人。对于如今的她而言,或许这些灵气已经没有多大的益处了,因为她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聚集天地灵气。可是当初,就是这浓厚的灵气,救了她一命啊。
历史上,曾有多少文人墨客被这秀山媚水吸引驻足,吟诵出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时间,似乎就停留在这一刻,千万年不曾更改。
在这条波澜壮阔的大河前,坐落着一座古朴的寺庙。
这座寺庙通体为赤红,非常的高大与雄伟,穷天地之极致。从远处望去,似与山齐高,状若真龙腾空,憾人心神。
站在这座古老的寺庙前,感受着它那无数岁月沉淀下来的沧桑气息,会使一个人心中的戾气泯灭。
它似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高人,屹立在这里,从春天到冬天,默默地冷眼旁观着世间万物,对滚滚红尘中的一切都洞烛幽微。
寺前,有一个高大的男子,正拿着一把破旧的扫帚,在清扫着门前的落叶。
秋风拂过,撩起了男子垂落于额前的发丝,露出了一张刚毅的脸庞。
就在这时,男子心有所感,抬起头来,正对上女子探究的目光。
“你是……”他愣了一愣,道:“七绝楼主?”
女子回以一个淡淡的笑,道:“没想到你还记得我,萧胤。”
他摇摇头,道:“姑娘美艳不可方物,想让人忘记都难。”
“多年过去,你竟也达到了这般境界……颜儿对你,果然是与众不同。”女子不再看他,抬步向寺内走去。
禅心寺中,清规森严,路过的僧人皆对她行佛门之礼,道一声施主。
曲径通幽处,一座座的禅房坐落在庙内,每一座禅房都高达数丈,隐于高大的灌木丛之中。
与其说这是座寺庙,不如说是一座宫殿群。踏进这里的那一刻,便仿佛踏进了另一个世界。人行走在其中,立刻便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因为,只有走进当中,才知道她究竟有多大的规模。
不知当年,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能筑起如此奇寺。
庙中,许多小型禅房参差而有致的坐落在其中,其中最大的一个,正对着大门,如未央宫中的主殿。
禅房内,一道素衣海青的身影正手持木鱼,用小杵一下一下的敲打着,“笃、笃、笃”的声音如击在人的心头上,冲刷着人的心灵,让人彻悟。
她跪坐在巨大的佛像前,涤去尘垢洗尽铅华素姿呈露,将曼妙的背影留给众生,唯有青灯木鱼古佛常伴己身。
“颜儿。”女子一声轻唤,使前面那人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
“阿弥陀佛,贫尼法号静尘。”那人道一声佛号,清越的声音响彻四方上下。
她长身而起,亭亭转身,一双秋水般的眸子盈盈的看向女子,衬着她那一身青衣,如明珠蒙尘,让人暗叹。
如此绝代佳人,却遁入空门,这是何等的悲哀。
女子黛眉轻蹙,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一声叹息:“对不起,终是没能护你周全。”
“这就是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