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南明那些事儿 > 第十三章 中兴

第十三章 中兴(6 / 9)

了广州。

李成栋从没想过支援南昌,金声桓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南昌被死死围困了半年,已经陷入“杀人而食,拆屋而炊”的悲惨境地。

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十八日,清军对南昌发起总攻。次日,南昌失守,金声桓自尽,姜曰广、王得仁阵亡,坚持了近一年的江西起义被彻底镇压。

金声桓殉国,李成栋依然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再次兴兵北上,翻越梅岭进入江西境内,目标依然是赣州。

不过,李成栋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先分兵扫清赣州外围城池的清军,再合兵围剿赣州之敌。

战术不成问题,但李成栋没有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金声桓已经被灭了,围困南昌的清军正在日夜兼程地赶往赣州。

李成栋尚未完全扫清赣州外围,清军援军已经抵达,并于二月十六日向李成栋所在的信丰推进。二十八日,阎可义部遭清军袭击。次日,李成栋所率部队在城外与清军遭遇,李成栋大败,退入信丰城中。

三月初一,清军向信丰发起总攻,军心已乱的李成栋慌忙逃窜,在桃江渡河时不甚坠马溺亡。

李成栋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挂了,广东的形势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永历朝廷想任命兵部戎政侍郎刘远生接替李成栋,意图趁机控制广东。但是,李成栋的部将杜永和根本不吃这一套,他通过贿赂诸将,推举自己为“留后”,直接将刘远生撂在一边,私自代替李成栋接管广东事务。

朱由榔有心无力,瞿式耜、马吉翔也没兴趣插手,竟然也就这么默认了。不过,杜永和的位置是花钱买的,根本镇不住李成栋手下的这群“刺头”,广东依旧是一片混乱。

永历生命线

江西、广东先后“易帜”,几无翻盘可能的永历政权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或许是“逃跑帝”朱由榔早已习惯了亡命天涯的生活,天上突然掉下来的两个大馅饼,一下子把他给砸晕了。

从反水到覆亡的整个过程,永历朝廷除了甩几顶帽子过来以外,并没有向江西、广东提供实质上的支援,更谈不上统一的调度和指挥。金声桓、李成栋又是“狗肉上不了席面”,狐假虎威还行,真正需要独当一面的时候就露陷了,战略到战术一再失误,直接导致江西失陷、广东混乱。

实际上,永历朝廷津津乐道的所谓“中兴”,不过是搬回老家肇庆而已,局面比建政之初还要恶劣。

客观地说,永历政权长期积贫积弱,基本上处于“半身瘫痪”的状态,指望它对金声桓、李成栋提供支持,似乎有点不近情理。

不过,孱弱的永历政权并非没有借江西、广东“易帜”翻盘的机会。

就江西战场而言,在每一个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永历政权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其一,金声桓反水后,可通过据守湘西的堵胤锡与夔东义军联络,在襄阳、荆州一线积极作战,牵制撤回汉阳的“三王”军队,并下诏令至江西,坚定金声桓北上南京的信心。

其二,金声桓决定南下赣州后,果断派遣刚刚“易帜”的李成栋火速北上,夹击赣州,驻守九江的王得仁不必南下增援,可以有效阻止前来镇压的清军。

其三,金声桓固守南昌时,急令李成栋率部绕开赣州,驰援南昌。当然,李成栋听不听号令得两说,他已经通过陈邦傅的无耻、马吉翔的跋扈看透了永历政权的无可救药。

其四,南昌失守后,应及时阻止李成栋率部进攻赣州,令其在赣粤交界的梅岭布置防线,既能阻敌继续南下,又可避免无谓的牺牲。

遗憾的是,永历政权内部除了吵嚷着封谁什么爵位、往哪里搬家以外,什么正事也没干。

从全局来看,江西战场只是战术上的转机,即使没能实现,对永历政权的影响还不是致命的。真正决定永历政权能否翻盘,甚至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略转机,是堪称“永历生命线”的湖南战场。

湖南失陷,“逃跑帝”朱由榔将被逼入万劫不复的死角;湖南光复,朱由榔倒还能有几分苟延残喘的本钱。

江西“易帜”给永历政权带来的最大利好,并非扩充了地盘,而是“三王”军队从湖南撤军。“三王”军队一撤,无论是躲在南宁的朱由榔,还是据守桂林的瞿式耜,明显感受到轻松了许多。这么完美的机会,如果永历政权都不能在湖南改善一下局面的话,还是早死早超生吧!

尽管朱由榔、瞿式耜令人失望,但归附永历政权的军队并非全是孬种。“三王”率军撤出湖南后,清军的留守兵力相当薄弱,先后有三支武装趁机发起了收复湖南的战役。

这场“永历生命线”的争夺战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永历军队的“绝地反击”。

永历二年(1648年)四月十八日,退守湘西的堵胤锡率马进忠、王进才部从九溪卫、永定卫前出,收复失地。堵胤锡亲率战斗力较强的马进忠部于二十四日收复常德,王进才部到辰州(今湖南沅陵)一带活动,先后收复泸溪、辰溪、黔阳(今湖南洪江)、宁远、新田、祁阳、安仁、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