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1 / 2)
所有人进约格尔办公室都是提着皮箱过来的,只有温娴是两手空空而来,出去的时候被塞了一个装着现金护照和枪支弹药的皮箱……
“感谢您的好意,但我现在不能离开法国。”温娴的理由很充分,最多还有一两个月,法国就光复了,何必再去冒着被击落、被击沉的风险往美国跑?
再说她还有工作和学习都在这里,基本算是站稳脚跟,温娴放不下自己这几年的努力。
“美国的确太远,我们的建议也只是考虑到你家人的情况。我当然不会强迫你们去美国。”约格尔说道:“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艾德也让我为你准备瑞士护照,现在正在办理,一周后就能拿到。”
“谢谢。”温娴心想,瑞士还能靠谱些。
他走到画架前,把那副晾干的画抽出来,对比着画中的景色与窗外的街景,平静的说道:“我很多年不动画笔了,不常作画就会手生,对结构和色彩的把握大不如前。他们说战士也是一样,长期被遗忘在后方就会忘记如何开枪。”约格尔将自己的化作铺到桌子上,眼神飘忽不定,心思似乎不在自己的作品上。
“但我永远不会遗忘,只会怀念,我一直期待有朝一日能重新找回我真正的使命。”
“你是要上战场了吗?”温娴问道:“东线?”
约格尔用无所谓的口气说道:“不知道,东线、西线,或者回防,我不在乎,我需要的是作战。我的朋友都离开了,现在的巴黎,你还算得上是我比较熟悉的人。”
温娴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感到荣幸……
“你的调令还没下来?”
“不着急,还有很长的仗要打。”
她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悄无声息地点了点头,直到约格尔的副官敲门而入,他静立在门边,温娴就知道他们有工作要谈。
“那我先走了,再次感谢您为我准备了这些。”
约格尔破天荒地朝她笑了一秒,说道:“我们胜利后,你会得到更多。”
德国已经失去了战争的优势,但还没有放弃信念,温娴离开时,党卫队大楼内忙碌如常,没看见一点败势颓然的样子,仿佛诺曼底的登陆战是不存在的。她将皮箱送回家里,又跑回学校搞论文的事情。
就算温娴自己不想去美国,也要征求一下母亲的意见,毕竟护照也给她办了一份,去和父亲阿甯生活在一起更好,更安全。
母亲炒着菜,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美国比欧洲安全多了,爸也在那。阿甯也……战争结束后他总会继续留在美国读书的。”
“嗯,那我也不去,得有人照顾你。”
“我不用照顾。”
“最近我忙,你也忙,你连饭都不好好吃。”母亲说道:“你可别仗着现在年轻,祸害自己身体,总不吃饭胃就完了,冬天穿那么少出去得瑟,老了都是病,到时候得了什么胃病关节炎的都下不了地……”
“得得得不去就不去。”温娴刚想躲回房间里,忽然想起来另一件事:“我过一阵子要回德国。”
“为什么?听说德国的空袭非常严重,你还是别去了。”
“我去参加建筑师资格考试啊,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都下来了,但我不能在法国参加考试。只去一两周,没关系。”
“我跟你去吧。”
“不用了,还有一个德国留学生也要回国,我们要一起走。”
温娴还是挺害怕的,她这具身体在柏林大学有很好的人缘,肯定也有不少能帮忙接站的朋友,但温娴却一个都无法联系,到时候衣食住行加复习,还是要靠她自己了。
娘的,这以前的温娴都不记个电话本同学录什么的吗?
如果有个老同学带路肯定能省下不少时间,也会安全的多。
“今天有人来家里送了卷东西,说是给你的。”母亲把火腿装盘,翻找着杯子。
“什么?哪呢?”
“我放你房间里了。”
母亲用的量词让温娴特别好奇,她将那卷用牛皮纸包好的东西拆开一看,才知道那正是约格尔在她面前完成的画作。这副画随着一张瑞士护照一起送过来,即使没有一个字,温娴也明白了,这算做是他的告别。
八月份,多洛塔启程返回意大利,温娴送她回来的途中,正好随处逛逛,买些必需品,她也该动身了。热闹的集市是买便宜货的好地方,那些色彩艳丽的裙裾在风中卷曲舒展,温娴走过一个卖衬衫的摊子,忽然被身边的妇人狠狠撞了一下。
“啊!”
女人的惊呼声是伴随着一声枪响之后,集市中骚动起来,人们没有逃开,她们面无血色地围在那个满脸鲜血的躯体四周,相邻的宁静街区传来卵石相击的步【】枪声,这些女人们来了兴奋劲:“开火了!是吗?”
“看吧,没有美国人来,我们也能解放自己。”
旁边摊子的老板发着牢骚:“好多商店都不敢开门啦,连报纸都没人敢送。”
“你?你还看报纸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