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勇于面对一切,开始新的生活(3 / 10)
任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可能见过一个站在马路上的人,对着迎面疾驶而来的汽车,竟目瞪口呆、一动不动,像生了根似的。
在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和感到忧虑时,你就应该想:这又是我生活中的一个转折关头,不管我多么没把握,多么害怕,我都要坚持下去,正视这一切!
在人生的十字路上,两块路标指向两条路,一块上写着"舒适无忧之路",那是一条你走惯了的老路,虽然你也厌恶这条路,但终究是走了多时,已经那么熟悉,那么习惯成自然了。另一块路标上则写着"艰难忧虑之路"。这是你不熟悉的一条新路。走通这条路是更有益的,而且它可能是你所选择的最富成果而又最富挑战『性』的路。
当你不顾忧虑,在一条陌生的路上去『摸』索时,你马上会倍感不安和动摇。你心中的忧虑就会向你发出种种尖厉的警告信号,于是你胃也疼了,心跳也快了,手心也冒汗了……这时,你只须把它们当作对自己的一种督促,激励自己"坚持下去"。这条路虽然艰难,也知道你有些害怕,但千万别停步!你几乎就要走完了,再努力,你将永久地摆脱这种恐惧感了,以后你一生都将得到解脱,就像其他人一样!
习惯点拨:人生路上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它们应锲而不舍,永不言败。
75苯庀掳袱
我们都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紧张的世界中。压力因素时刻背负在我们的肩上,我们的脸上或言谈中随处都显现出一种紧张,紧张已完全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当然只有把肩上的重负解下,我们才能感到一丝轻松,才能够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西晋大贤士周处,年轻时很不争气,大家见了他都像躲瘟疫一样地跑开。他很奇怪,便问一个老人,老人也不客气,说:"三害来了,你说大家能不躲着点吗?"
头一回听说"三害",周处便问哪三害。老人便告诉他:"南山上的白额虎,长桥下的鳄鱼,加上你,不是三害吗?"
做人落得如此田地,这不是一种人生失败是什么呢?周处听了老人的话,大吃一惊,原来自己在乡亲眼中是一大害。周处也真是一条好汉,沉『吟』了一会,便说:"这样吧,既然乡亲们都苦于三害,那我把它们除掉。"
周处先是带着弓箭上山,『射』死了白额虎,除了一害。再是下河,杀死了鳄鱼,除了二害。除二害以后的第四天他才回家。这时他得知乡亲们以为他被鳄鱼咬伤已经死了,正兴高采烈着。这对周处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没想到大家竟这样恨他。
他很伤心,但没有气馁,他要从头做起,这个世界,所谓成功不就是人图名声,树图荫凉吗?他下定决心,找名师学习。他找到了当时的大学问家陆机。对他说:"我很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了,浪费了好时光,现在再想闯一番成功的事业,只怕来不及!"
陆机激励他道:
君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况你年纪轻轻,前程远大,何事不成?人惟患无志,何患不能名满天下?
周处实在气度不凡,没有在大家的痛恨中抬不起头来。既然过去领头做恶,以后当然也可带头行善,重要的是不要被失败打垮。所以,他的觉悟不晚。
于是,周处发誓改过,一心向善,后来升任吴国东观右丞。晋平之后,迁御史中丞,直至率兵西征,以身殉国。
美国生理学家谢灵顿,也曾经为一街头恶少。人们称他"孬种"。他开始并不以此为意,无悔改之心。可是有一次,他向一个他深深爱慕的挤『奶』女工求婚,这女工甩给他一句辛辣的回答:
"我宁愿投河淹死,也决不嫁你这恶少!"
谢灵顿无地自容,羞愧万分,从此猛醒。他发誓:将以辉煌的成就出现在人们面前。于是他怀抱发愤的志向,悄悄离开姑娘,彻底埋葬了自我,并刻苦攻读和钻研。后在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先后任伦敦、利物浦、牛津三所名牌学府的教授,1932年与人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因一时失足而自认低人一等,无脸见人,陷于绝望。关键在于你自己,看你是否敢于把失败的思想包袱扔进垃圾站。
害怕失败会造成可怕的损失。最可怕的是,这种感受很难带来成功,恶『性』循环下去,必然使人毁于绝望。
事实上,成功人士往往是把失败当作朋友。爱迪生不就在无数失败的基础上发明电灯的吗?
习惯点拨:永远没有彻底的失败。既记住过去的惨痛教训,又勇敢乐观地告别过去,去努力创造新未来,这是你的最佳选择。
76惫淖阌缕,直视困难
你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并坚信自己可以战胜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对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无所畏惧、永不退缩地去做,永远富有勇气和决断力。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坚强地去克服种种困难,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有时凭一点点勇气就能够把事情做好,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