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1) (3)(3 / 11)
这样过得好一会儿,混乱的周军部属逐渐平静下来,开始收拾战场,整理营盘,对于敌军信使破围而出似乎没有任何担心。
“爹爹!情况怎样了?”清脆的女儿声音在沉思的邓九公耳边响起,九公回头一看,却是邓蝉玉和都尉孔宣。
这孔宣来历神秘,大约三年前出现在叁山关,加入了九公的镇军,凭借极为出色的谋略、才干和武艺,在九宫军中拥有很高的人望威信,还渐渐的和九公的女儿邓蝉玉走到了一起,两人感情日笃,近来更好似蜜里调油,再加上九公也很中意孔宣,两人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
“你们来了,好,宣儿,来,帮我看看这因果。”九公看到眼前珠联璧合的一对妙人儿,心里一阵高兴,招孔宣作他女婿已成定局,因此,以“宣儿”来称呼孔宣。
听完邓九公说起城外周军的散乱情况和种种疑虑,孔宣英挺消瘦的脸上浮起疑云,细细的双眉一皱即舒,比常人略高的颧骨使他的冷笑看上去更加的刻薄,“大帅,听说周王姬发继位后,宠信一个名叫姜尚的道人,拜为国相,这道人想是有些力量和人脉,竟然说动道德之士出手为周军提供遮蔽,这次大举来犯,该是那姜尚趁着我国内乱,来捞取一些立身的资本!”
说到这儿,孔宣又扫了一眼营盘杂乱的周军,笑道:“只是,这姜尚看来并不知兵,只以为可以依多为胜,不知道兵最贵精,在他看来,或许仗着自己的道术,胜利是手到擒来的!嘿,如此胡乱征兵,大帅从前头疼的周军已然不复存在,毁在他们自己手上了!”
孔宣这番话,正和邓九公的意思,他赞赏的捻须微笑,神情轻松得意起来,至于邓蝉玉,陪在自己的如意郎君身边,哪里还会细心考虑这些征战之事?
“大帅!孔都尉所言多为意想猜测,这等凭空猜度,惑乱军心,末将以为当斩!!”一个尖刻狠厉的声音钻进众人的耳朵,听得附近所有人眉头一皱。
说话的人姓孙,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手地行的奇术,常常凭借此术立下功劳,久而久之,原名已经无人记得,所有人都叫他“土行孙”。
这土行孙乃是天生侏儒,也就四、五尺的个头,仿若七八岁的孩童,大概是自小就不受待见、被人歧视,受了许多的苦,心里产生了逆反,这人心肠毒如蛇蝎,阴险刻薄,人人见之生厌!更也无奈的是,这土行孙竟然看上了九公的女儿——邓蝉玉,不择手段的极力追求,弄得邓蝉玉苦不堪言,被他烦的恨不得一石头打死!这件事在叁山关成为一桩奇谈兼笑谈。
既然看上了邓蝉玉,便不可避免的同孔宣成了死敌,似乎这正遂了土行孙的心愿。他使出浑身解数,百般诬赖、陷害,然而邓九公也不是失察之人,对这土行孙的风评也知之甚详,于是不理不睬,让土行孙狠狠的碰了几次钉子。
但土行孙乃是个偏执狂,依旧不依不饶,这不,孔宣刚说完,他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大声反对,甚至要求邓九公将孔宣处死。
邓九公皱着眉头转过身,他虽然心里对土行孙厌烦之极,但敌人兵临城下,这个当口不能让任何一个将士离心离德。九公尽量和颜悦色的问道:“孙将军,周军来得突然,孔将军能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作出如此合情合理的推论,已经是难能可贵,何罪之有?”邓九公突然注意到,那土行孙一身的肮脏,不少细碎的泥土还塞在他的铠甲、须发的缝隙中,九公心里一动,“莫非孙将军探得了敌情?”语气中终于多了许多的热切。
土行孙得意的笑了,也不再纠缠着杀孔宣,他知道那不可能,刚才只不过是习惯使然,随口刺一句罢了,“大帅明鉴,末将正是刚刚去周营打探了一番,还找到了周军的帅帐,探听了一番消息,只因为怕周军主将身旁有道德之士护佑,贸然行动打草惊蛇,这才没有刺杀周军主将!”
“哦?!”邓九公眼里放光,也顾不得孔宣和女儿眉头紧皱,急切问道:“那周军虚实如何?”
土行孙得意洋洋,声音提高八度,“禀大帅,军情堪忧!若无末将打探的真切,依着孔宣的说法,我军必然全军覆没!”说着,斜眼瞪了一眼孔宣,又对着邓蝉玉露出一副癞蛤蟆的笑容,看得邓九公脸一僵,但没奈何,只好装着笑脸等土行孙讲下去。
“大帅,周军这次发兵足有七十万!加上杂役牲口,不下一百二、三十万口,现在不仅我关吃紧,据那周人主帅所说,青龙、汜水两关都已经被围,而我关和青龙关乃是周军主攻,现在关下周人主将正是西周国相姜尚,而攻打青龙关的,却是……却是逆贼黄飞虎一家!”
“不可能!”突然一个清亮的女声打断了土行孙的话,正是怒气冲冲的邓蝉玉,那厢孔宣还神色如常,不喜不怒,邓蝉玉却先自忍耐不住了,“西周一共多少人口?满打满算不过三、四百万,怎么抽的出七十万战士?定是姜尚虚张旗号,你却信以为真,听回来卖弄,徒然惑乱军心,最该杀的就是你!”
土行孙脸色大变,怒发冲冠,鬓角的头发都气得飘了起来,“蝉玉小姐,你可错了,我土行孙怎会是受人愚弄之人?那周军为何能有七十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