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纷乱(三十六)(4 / 7)
力都没有,自己一个人背着行李和书。
去的时候还不觉得累,回来没有中榜,觉得那行李不堪重负,不知道怎么背回家去。”回想当年,必定也是古道冷风一个瘦人,想有个瘦马趁趁景致,也是没有。
史敬功打断这凄楚,再说下去他也觉得难过。捡好的说一声儿:“这一科里还有不少有福气的书生,王爷还是爱才的性子依然不改。”朱宣出门一次,就要解囊不少次。这一点上,让跟着王爷的两位幕僚都觉得安慰。
天下书生本同宗,看着别人行骗偷盗,斯文不要,难道他想这样不成?
周寒梅又送上点心来,这才对丈夫笑道:“王妃回来了,我过去侍候去。”史敬功微笑点头,周寒梅正要走,听隔壁一阵琴声传来,三位名士都是一起笑起来,徐从安对周寒梅笑着阻止道:“嫂夫人不用去了,倒是房中歇息一时倒好。”
“那也歇息不了,妙姐儿交待给各位先生备办的衣服,我要帮着如音出门去裁缝那里催一催呢。”周寒梅也明了徐从安的意思,怎么好过去打扰那一对恩爱的鸳鸯。
换衣服叫上自己随身跟来的一个小丫头,才听到房中三位幕僚继续玩笑:“王爷这琴技大不如以前,”说这话的是徐从安:“想来是少练的缘故。”
为了和妙姐儿逗着玩,南平王重拾瑶琴,就被徐从安在背后正在笑谑着。
案上香氛依就,房中一曲终了,妙姐儿才问朱宣:“表哥有心事?”难怪别人说琴音可以泄露心事,沈玉妙看着朱宣点头,朱宣道:“有,倒不是太大的事情。”
这个时候朱寿才送消息进来:“王爷,这是京里刚到的圣命,刚刚去抄来的。”朱宣赶快接过来拿在手上看,看过以后递给妙姐儿也不说话。
沈玉妙接过来看过一遍,觉得事情有时候只是会往最坏的地方上去。再看一回,忽然想笑,对朱宣道:“幸好表哥已经同意安置书生了。”
京里新到的圣命:泄露试题是杀头之罪,然天下书生们只求功名,事先并无一人举报此事。朕以仁心待人,何人以仁心待朕,此科功名废除。。。。。。
然后下面是晓谕各处封地上的王爷们:各处自行安置书生,不许滋扰生事。哪一处生事,与哪一处相干。
朱宣挥手命朱寿如音都退下去,重新拨动琴弦对妙姐儿道:“这下子表哥没有心事了。”跟朱宣想的一样,皇上一直不发圣命,一定是气得不清。
书生们买到试题还欣欣然得意,没有人举报,真的这科功名依就了,只怕又要有书生闹事说不服。现在干脆之极:哪一处生事,与哪一处相干。完全推到地方上去,这下子袁杰可以定人罪名,这位钦差大人可以轻松办事去。
抚到一半,朱宣停下来对妙姐儿道:“看来倒是妙姐儿是个好孩子,阮大人是个得用的人。我们已经安置了。如果象晋王这里,大家一起推来推去,这笔钱也是少不了的。而且还是自己出。”
沈玉妙只是颦眉对朱宣道:“这样的结果,也是要有几天乱才是。”朱宣也叹一声,道:“谁说不是呢。书生们一直候着,不就是心里指望能重考。这几天里表哥不出门,在家里陪着妙姐儿。”
然后这才想起来对着妙姐儿道:“我的身份已经明了,前天兵马司在这附近派来一队巡逻的兵,表哥也还是在家里守着你,等书生们回乡我们再出去逛。”
沈玉妙嗯一声道:“我已经看到了,这街外莫名多一队兵出来,想来不会是冲着别人来的。”朱宣虽然说是没有心事,随意抚琴也能听得出来有几分清冷,最后还是把琴丢下来,对妙姐儿道:“你我也有烦心事,却在这里为这些书生难过不成。去,煮两个菜去,晚上和先生们喝几杯破破这闷气。”
看着妙姐儿这才收了颦着的眉头,嫣然一笑答应一声往外走。房里朱宣命:“唤毅将军来,功课学的如何,我来听一听。”
不一会儿,毅将军进来了,朱宣看着儿子越长越英俊,拘着他在房里问功课有问有答,倒觉得自得其乐。
下午第一个冲进来的荣俊和方裕生,街上第一时间把圣命张贴告示出来,同时增派兵马在城里到处巡视。
书生们在告示前流泪的也有,黯然神伤的也有,大声号啕地也有,发狂认为不公的也有。。。。。。等来等去,等这些天,不就是为了这一科的功名。
荣俊和方裕生更是伤心,少年多狂生,狂生多自负,都是一脸拾青紫如拾草芥,现在看来这科休想,少年登科从此不再,这青紫不是那么容易的拾。不能不发疯一样跑回来,朱宣此时在他们心里已经是一个依靠。
在厨下的妙姐儿听着两个书生打门,一进来就问从人:“朱大哥在不在。。。。。。”然后就不顾规矩,嘴里连声喊着:“朱大哥,”两个人一起冲进房里去。
沈玉妙对跟从的人摆摆手,示意让他们去吧,想来这一科功名作废,对他们造成伤害不小。
听到房外这样的喊声,再看到两个书生一起冲进来,正在哄儿子问功课的朱宣并不意外地只是抬起头来看着刚冲进来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