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3)
颜如玉是被自己小院里的动静吵醒的,他刚刚回来,多日悬着的心放下,这一日又想了许多,难免累得慌,本已经是睡得极其沉了,却还是被吵醒了。
可是这个时候的动静,有些不寻常,颜如玉在床上裹着锦被滚了滚,又认命般的披了衣服赶紧爬起来开门,想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院里有两个人在打斗,院子不大,加之离得不远,颜如玉勉强能看清楚。看身形,一个应当是是自家暗卫中的一个,另一个落在下风的,不认得,应该是外头闯进来的。
两人已经尽量放轻了打斗的动作,颜如玉走到院里仔细看了看那落在下风的人,功夫还不错,可惜没有完全使出来。
会是谁呢?又怎么束手束脚的?
他仗着自己功夫还不错,又离得更近了些,眼见那人频频看向自己,不住地使眼色,眼里还有些焦急,颜如玉心下转了转,想必是有话要说,不方便。
“抓住他,留活口。”
不过半刻钟,那人便被擒了,颜如玉心下了然,他是故意的,心里更加疑惑,觉得蹊跷,对暗卫使了个眼色。
“把他带到书房,你去叫我爹。”
颜相闻听有夜袭之人,也着急了一下,好不容易哄了颜夫人,一个人披星戴月往书房走,到书房的时候发现书房的暗室也被打开了,当下觉得事情很严重,连忙吩咐人在外面守着,自个儿进去了。
颜如玉站在暗室的书桌旁,脸色很是不好,有些发白,颜相往地上一看,还有个浑身是血的黑衣人,便立刻教训起来:
“我不是告诉你少犯杀孽,你怎么就是……”
话还没说完,颜如玉便打断了。
“爹,出大事了。”
颜如玉说着伸开手掌,掌心有一卷沾了血的纸条,除此之外,还躺着一块雕着猛虎的玉,青中带血,是少见的血玉。
颜相很多次见过这玉,现在,它居然躺在自己儿子的手心里,似是不敢相信,不由得问出了口:
“这是……”
“是秦老将军调兵的虎符。”
颜如玉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不,其实也不是猜测,他只是不敢相信而已。
赶忙将那小小的虎符接到手里,在前爪处摸索一番,摸到一个小小的机关,用力一拨,颜如玉只听吧嗒一声,平滑的底座一角居然弹了起来,里面躺着一枚小小的琉璃珠。
居然还有这么精巧的机关?
“世界上知道这个机关的人不超过五个。”
颜丞相低低道,颜如玉原本也还在犹疑,这下也确信了。
“这个纸条,我看不清,您来看吧。”
颜如玉压下心里的震惊,又将手中的纸条递过去。
颜相打开纸条身子便震了震,显然认得字迹,看他急急忙忙一行一行扫下去,颜如玉心里也不由得着急,他只恨自己的眼睛不争气。
颜相抖着手看完了,深吸一口气,颜如玉仔细看了看自己的爹,他面色悲痛,眼还带着泪意,不用说颜如玉大约也大致知道了这信上的内容是什么。
忽然想到百里璟派秦书跟着他去治水是何意了,颜如玉握紧了拳头,好一个百里璟!颜家他不放过,自己他不放过,秦书和秦家他更不放过!竟然是两头下了手!
一招瞒天过海,竟然让他骗了这么些时候。下手这么急,当真不怕倾覆了他百里家的江山吗?满朝的佞臣小人他不去惩治,反倒打起了国之栋梁的主意。
颜相拍拍颜如玉肩膀:“小玉。”
颜如玉松了拳头,恨道:“百里璟当真是死不足惜。”
被他这番带着无边恨意的一句话惊了惊,颜相不知如何安慰,只能摇摇头,将颜如玉按在书桌的太师椅上,显然是要秉烛夜谈。
一直到暗室的灯燃尽了,这才作罢,灯光跳跃了几下,噗地一声灭了,只剩房内灯光从入口处隐隐照进来,颜相起身好像一下老了不少。
颜如玉从来没有听他说起过从前的事情,因为对颜相而言,从前就是过去,他觉得既是过去,就没什么好说的,人要往前看,父子俩在性格方面颇像,一样的骄傲又自负。
可是这一次,颜相竟然提起了从前的事,说到了他和秦老将军年轻时候交好的一些往事,后来他入朝为官,秦老将军去了边关,未免君上猜忌,也就渐渐不相往来了。
颜泽成没想到最后一次书信往来,竟然是在这种时候。
“世事弄人,他的儿子救了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又要去护着他的儿子,也好,远舟你一向聪明,我也放心。”
将虎符放进颜如玉手里,颜相面色复杂看了一会儿颜如玉,还是不大放心,又抚了抚他的头发,“小玉你,小心着些。”
说罢回房的时候脚步居然有些踉跄,颜如玉鼻子忽然有些发酸。
巴掌大的虎符握在手里,温润却浸着寒意,颜如玉翻来覆去,一夜没合眼,没想到秦老将军如此信任他,信任他颜家,千里迢迢将兵符送了来,以命相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