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覆灭(4 / 4)
其先头部队很快兵临彼得格勒城下,在这一现实威胁下,尽管俄国人已经把首都撤到了莫斯科,但为了保护他们的新生政权,接受德国人的媾和条件就不再有任何意外。
“德国人只要再坚持两年,这些地方俄国人就不可能再收复,到时俄罗斯会被进一步削弱”看了一下情报资料上提到的德国新提出的媾和条件,司马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现在德国人开出新的媾和条件,要比历史上的《布列斯特和约》更为苛刻,至少多出了一个高加索和巴库,按照现在德国人开出的条件看,俄国人不但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领土和八千万人口,而且失去了75%的钢铁工业和26%的铁路以及95%的石油,这一切会使苏维埃新生政权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于未来俄苏的工业化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钢铁、石油是工业之母。不过前提是德国人必须要坚持至少两年,两年时间足够德国人消化占领区。这一次不会像历史上一样,一纸空文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由于突厥斯坦向德国提供了数以百万吨计的粮食、矿物,增强了德国和其盟国的实力,在美索不达米亚进攻受挫后,英国政府已经决定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派出六个师从波斯北上,以解决突厥斯坦和德国之间的贸易问题。”
“英国人要对突厥斯坦下手?”看着情报咨讯上的内容,司马的眉头立即皱成了一团。现在德国之所以犹如回光反照一般,实际上是因为俄国即将退出战争,使得德军可以把东线的兵力调到西线,而突厥斯坦去年一年向德国和同盟国出口近五百万吨粮食解决了他们的粮食问题,粮食危机已经得以消除,大量的矿物出口又使得他们的军工生产得到进一步加强,再上巴库的石油,这一切正是德国能够把战争进行下去的原因,如果一旦突厥斯坦被占领的话,所有设想都会变成空谈。
“自由军团的德国顾问团认为英国军队的威胁并不大,英军劳师远征根本不可能攻破南线要塞以及堑壕防御体系。英国军队在波斯北部面对的后勤问题甚至于比边防军在蒙古、新疆更为严重,波斯的铁路只修建到德黑兰,在波斯北部大部分地区是荒芜人烟的荒漠地带,没有任何公路可以利用,上千公里的补给线限制了英军实力的发挥。
半年以来,在德国顾问的指导下,自由军团已经在外里海州和波斯接壤地区原有要塞的基础上扩建了要塞,同时还在必要地区按照西线德军堑壕防御体系构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按照德国顾问团的估算,如果英国人要攻破自由军团的南线要塞、堑壕防御体系,至少需要投入十个师超过一千门火炮,即便是英国人未来抽调出足够的军队和火炮,但是恶劣的交通条件却不能保障他们的后勤。”
石磊转述了自由军团德国顾问的看法,尽管对于军事不太了解,但是石磊却明白后勤的重要性,这一次英国人的后勤保障会限制他们的行动和战斗力,而自由军团却不需要担心这些,俄国人修建的铁路距离前线几十公里,汽车、马车都可以保证前线部队的需要,而反观英国人尽管从美国购买了一千多辆卡车,用一千多辆卡车保障几万军队的作战,本身就充满风险,更何况那里还是荒漠地区,稀少的人烟使得英军即便是食物都需要从德黑兰运输,然后再加上弹药,后勤将会是英军的噩梦。
“实际上英国人要进攻突厥斯坦德国人远比西北更为担心,德国需要突厥斯坦的粮食和棉花,在德土联军司令部甚至于考虑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从巴库抽调一至两个师增援自由军团,当然他们的建议被自由军团拒绝了。”石磊在说话的时候眉头轻扬着,现在自由军团最大的资助者是德国人,德国人把缴获俄国的武器源源不断的交给自由军团,使得自由军团现在有足够的武器弹药和英国人打堑壕战抵挡英国人的进攻,如果要是依靠西北补给的话,对西北和自由军团而言那绝对会是场噩梦。
“我会通知新疆方面的部队随时准备进入突厥斯坦北部,还有再调过去几个航空联队,让阿格那把安西师南调,随时准备增援南线,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证英国人无法突破突厥斯坦的南部防线。”尽管石磊的话让司马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一些,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做一些准备。自由军团还从来没和成建制的正规军打过仗,他在中亚横行霸道实际上都是敲打零散的俄军和武装移民。此时司马只希望自由军团能扛住英国人,毕竟西北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得罪英国人,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