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覆灭(3 / 4)
松本对二十六名调查部、情报科的嘱托们说道,他们在西北潜伏最长的超过一年,最短的只有三个月,当初整个行动一共有四十九名调查部及情报科的高级嘱托参与,但是未暴露的只有二十六人,损失了近一半人手,幸好一直以来都是各自分别作着基础行动,要不然现在包括自己在内恐怕都已经进监狱了。坐在椅子上王千怡看着周围这些人,知道这一次恐怕调查部和情报科要损失惨重了,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和自己一样的高级嘱托。
“嗒!”王千怡从小挎包中拿出火机点着了一根女士香烟,然后把火机放入挎包,王千怡的挎包实际上是一个信号发射器,在她打开的时候,就会发出特定的电子信号。
“行动!”卡车内扬声器刚一传来命令,停在路边的卡车立即发动起来直接到鞋店门外,而走在路边的十几名穿着便衣的路人,也在同时快步冲进鞋店,未等鞋店老板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冲进来的特工控制住。冲到鞋店外的箱式卡车内则伸出了一块跳板,搭到二楼高度,车内的特战队员踩着钢制跳板从二楼窗口处冲入,用微声枪击碎玻璃后便跳了进去,房间内或站或坐的二十七名目瞪口呆,甚至于未及反应的日本间谍便在其枪口下举起了手,整个行动只用了短短的十几秒钟便宣告结束。
“你们的行动太快了!”被铐上手铐的南田松本对眼前的纪风说道。如此迅速的行动远远超出了南田的认知,尤其是击碎玻璃跳入屋内的军人,此时看着头戴黑面罩的军人,南田很好奇他们是什么人?不过南田知道自己的好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看着眼前和自己一同被捕的同僚,南田明白日本耗时一年在西北建立的情报网全完了。
“……所有涉及与日本间谍合作的人全部以汉……不,叛国罪起诉”等这个消息等了半年,自从知道日本渗透了大量的间谍到西北之后,司马就在等待着他们被捕的消息,现在终于等到了,可是让司马感觉愤怒的是,按照那二十七人的交待,他们在西北竟然发展了三百多名下线,这些人协助他们盗取西北的军事、技术情报。对于这一类人,司马除了汉奸和卖国贼之外,不知道还有其它的什么词来形容他们,这样的人只会让司马心生厌恶,尤其是日本派来的间谍中竟然有一多半是中国人,更让司马恨得牙痒痒。
“主任,至于用什么罪起诉那是由地方检察厅的检察官决定的”听到主任的安排石磊正色提醒道,作为调查部主管石磊所要做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主任曾经无数次的强调各部门不得干涉司法,主任现在可以这么说,但是作为下属自己必须要尽到提醒之责。在石磊的提醒下,司马才发现自己有些过了,一直以来在西北司马都力求构建一个绝对独立的司法体系,以司法独立来确保司法公正,之前自己说的话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主任,根据从俄国传来的情报,全俄革命委员会已经决定全面接受德国人提出的媾和条件,并向布列斯特派出了新的代表团,如果没有意外德国和俄国应会在两天内在布列斯特签定停战和约!”石磊适时的汇报道,对俄情报工作一直都是调查部的重中之重,尽管在俄情报网现在正处于低潮期,但仍然不断有大量情报汇集到调查部。
“二十九个德国师兵临城下,俄国人为了生存想不签订和约都不行”对于俄国人会签订和约司马并不觉得意外,毕竟在历史上俄国人就签下了这个和约,只不过这一次俄国人的损失远比历史上更为惨重。
和历史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在俄国爆发革命后的十月初,德俄两国便开始在布列斯特举行和谈,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高加索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
乌米扬诺夫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约瑟夫、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则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中央委员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阿道尔夫支持托洛茨基。
1917年11月12日,俄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乌米扬诺夫主张的仅15人,最终,乌米扬诺夫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数天后,俄政府再次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乌米扬诺夫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
11月30日,布列斯特谈判恢复,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外交人民委员和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向乌米扬诺夫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乌米扬诺夫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联大举进攻。德军用二十九个师发起进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