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事情乱纷纷(8 / 9)
。林家,现在的子弟中驯马出色的,没有几个。白家更是不行,一个寡妇掌家,不会有能为。”
韦大人觉得自己算是好心,对着沈王妃再重新介绍一回。他面上得色看在真姐儿眼里,真姐儿只是笑一笑,好似贾探春管家,管事妈妈在述说旧例一样,他觉得自己,是有一大功。
“让他们的家主都来,等王爷回来再行处置这件事情。”真姐儿这样说过,韦大人殷勤问道:“他们快马,只要半个月就可以到来,不知道王爷几时才回来?”
真姐儿笑吟吟:“韦大人,还有别的事情吗?”碰了一个软钉子的韦大人面色微沉,又回了一件事情:“几处城镇有伤风化,居然办起来女学,请王妃示下,该捉的人要捉,该拿的人要拿才是。”
“这不是有伤风化,这是我的话。”真姐儿缓缓说过,与韦大人四目相碰,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对方是明白的。
韦大人当然知道这是王妃的话,所以他今天是一定要回出来,再躬身道:“自古男主外女主内,女人纺织针指煮炊是本分。敬奉家人尚且不是人人做到,再办女学,女子将失本分,男子也将被人耻笑。”
“为什么被人耻笑?”真姐儿不疾不徐的问出来,韦大人细细解释道:“一家子里,男人是拿主张的,女人是恭顺依从的。男人们认字有谋略,才更好的当家主,再求功名求上进。女人都认了字,还是要去针指和煮炊。一指半解中,就有许多的奇谈怪论出来,牡鸡司晨,国变之先兆。”
真姐儿骤然变了面庞,斥责道:“大胆!”赵如和赵意各自上前一步,喝道:“韦大人,对王妃说话要恭敬。”
这些话在心里早就想好的韦大人只怔了一下就躬身道:“臣直言进谏,请王妃不必动怒。”他没有跪下,也觉得自己说得对不必跪下。而且心里很是震惊,王妃居然敢对自己发脾气。不过性子不好,也不是件坏事情。
再看真姐儿,已经换了笑容满面,真姐儿也有腹诽,居然不跪,要是表哥这样动怒,早就跪倒了一片。他既然敢不跪,就是有藐视自己的本钱,或者说他从来,在心里就是藐视自己的。
要是一个认为自己正当宠,正飘乎乎的人,这个时候大发脾气觉得自己正是立威的时候。真姐儿一直不是看不清局势的人,也不会在赵赦不在的时候给自己找这种下不来台的事情。
要再有人说,又依靠王爷。请她看看自己再看看别人,活在日子里的人,是每天都有依靠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是一样。
韦大人是赵赦扳倒吕家后,一力扶持的西北臣子,当然韦大人在有些地方不如赵赦意,比如吕大人失势后,渐有些尾大不掉。不过这也是哪朝哪代会出现的事情,也没有可奇怪的。
真姐儿又含笑,不仅不计较韦大人不跪,反而对着赵如和赵意道:“我和韦大人说话呢,就说恼了也没什么,你们扶起韦大人来,让他坐下我们再说话。”
韦大人尴尬了,他不得不撩袍跪下:“臣全是谏言,请王妃三思女学一事才是。”他跪下来,赵如和赵意就有扶的意义,把韦大人扶起来,请他重新坐下,真姐儿侃侃而谈:
“王爷心中所想,就是西北繁华昌盛。繁华昌盛,文人展才不可缺少。韦大人,你有没有下去看过?”
“臣,也年年出城去看。”这句话把韦大人着实的问倒,他居上位何必下去亲看,只要不时与下面的州官通信了解,他觉得就行了。
明知道这是假话的真姐儿没有再深究,接下去道:“只举一个例子吧,王爷和我出城去问及农闲时做什么营生,农人们家的女子说针指虽然好,不过奸商们可恨,欺负他们不认字,王爷明明张贴布告,声明布帛麻价格在其上,还是有人敢不守法令,欺骗他们不认字。”
黑亮的眸子放在韦大人身上,真姐儿微笑:“你看,要是会认几个字,也是有好处的。”韦大人这一次学乖了,赶快跪倒道:“奸商们从来可恨,请王妃重重惩治。上个月才报上来的茶叶商人,就有不少以假充真,又扰乱茶叶品级的奸商,这样的人,其实可恨。”
真姐儿面临一次严重的藐视,沈吉安就是从事茶叶贩卖的商人之一。
“可去看过韦姨娘?”真姐儿只说了这么一句,不伦不类地插在韦大人的问话,是声音悦耳,语调动听。韦大人心中冷笑,面上恭敬地回道:“臣进王府理当先拜王妃。”
真姐儿这才慢慢道:“关于商人不仁的事情,已经是多起报上来。韦大人既然提出,等王爷回来,官员们议一议吧。”
把韦大人推走,真姐儿一个人出神笑了笑,磨刀霍霍对准的,并不是赵赦一人。
韦大人回到家,就有客人上门。是关家的老三又携重礼而来:“这奸细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我们要知道,当然不会卖给他。说死的那个人是突厥名将噶里都,我们也不认识,再说他的银票,是京里底子硬的银庄子,二爷就和他相识,也没有几年。”
抚须而笑的韦大人道:“青云有路你不走,你往我门上来是没有用的。”关三忙道:“请大人指教?”韦大人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