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居客(1 / 2)
那一晚,端王妃与贺琴舒在喜堂内谈了很久,直至红烛尽灭、晨光熹微。
听贺琴舒说完内中隐情,端王妃久久不语,只是垂首沉思。
过了半晌,她似乎终于拿定了主意,抬起头来,对面的女子也正凝望着她,眼中满是探寻与期待。
渐渐明亮的天光透过窗纸照了进来,映得贺琴舒面色越发苍白,她虽然姿容平常,却也算得清秀,且眉宇间自有一股刚毅英发之气,加之用情至深,此时看来,倒也分外动人。
端王妃怔怔望着眼前这个本应成为自家儿妇、尽享荣光的女子,不由又落下泪来,她一边摸出锦帕拭泪,一边感慨说道:“本妃活了一把年纪,竟从未见过你这样的女子……罢了,你既有这份心意,也是晟儿的造化,只是这法子太过残酷,且不知有否效用,本妃不能让你冒这个险……琴舒姑娘,你且在府里住下,为晟儿医治之事,待日后再说吧……”
贺琴舒还要再说什么,端王妃却摆手说道:“折腾了一宿,现下我也乏了,琴舒姑娘,你先在这宅子里歇歇,稍后我自会安排。”
端王妃走后,贺琴舒方觉出周身绵软,她倚着绘了描金喜鹊、鸳鸯的墙壁坐倒,轻轻闭上眼睛。
良久,她抬起手臂,望着腕上的条条伤痕,想起多年来的隐忍和委屈,临别前站在月下不肯离去的苏哥哥,还有当日那个策马而行的清朗少年,不由扑簌簌落下泪来。
那日之后,贺琴舒便在端王府里住了下来,却远离正宅,搬入了清音阁中。端王府本是两朝之前一位寡居公主的宅邸,她酷爱听琴,清音阁便是琴师们从前的住处,宅子四周绿荫蔽日,甚是清幽。
端王妃安排了一位名唤“月芙”的丫鬟去清音阁打点饮食起居,月芙是蘅芜大娘的远亲,此前只在书房伺候,颇通文墨,模样也生得俊俏,身份地位自然与寻常丫鬟不同。将她派来照料,足见贺琴舒在端王妃心中的分量之重。
贺琴舒入住清音阁的第三日,慕容郡主便带着新制的钗环饰物上了门。
见郡主亲临,月芙忙着沏好了茶,又端来两碟细巧点心。
慕容青樱瞥了点心一眼,笑吟吟地向贺琴舒说道:“这点心我认得,是蘅大娘的手艺,她难得下一次厨,统共只得了四碟,娘亲给贺姐姐的种类竟是齐全的,我瞧着比我那里的还多些呢。”
贺琴舒正做女红,听了这话,只淡淡一笑,并不开口。
慕容青樱凑上去看看,惊喜说道:“哎呀,贺姐姐还有刺绣的手艺?这鱼儿活灵活现,比我绣的可好多了。”
旋即微微皱眉:“姐姐为何尽选些青色丝线,这塘里有荷有水,游鱼的颜色鲜艳些岂非更好?”
贺琴舒略顿了顿,接着刺绣,依然不答。
慕容青樱也不生气,转向自己的贴身丫鬟望云说道:“差点忘了正事。望云,将那首饰匣子拿来给贺姐姐瞧瞧。”
望云将手中的紫檀木匣子放在桌上,扳开黄铜搭扣,露出满满一匣珠玉首饰,悄悄退到一边。
慕容青樱拿起一根花蝶宝石簪子递到贺琴舒眼前:“贺姐姐你看,这是爹爹请人新打制的,是时下最流行的式样。这些首饰里,我顶喜欢的便是这一件。我给姐姐戴上试试。”
说着便伸出手去,刚触到贺琴舒的额发,对方却轻轻抬手,止住了她的动作。
一旁伺候的月芙和望云不由对视了一眼,贺琴舒却仍是淡淡的,温言说道:“琴舒出身低微,样貌寻常,这般华贵的首饰戴在我头上,岂不惹人笑话,还是郡主留着吧。”
慕容青樱似乎不以为意,先拈起一朵流光纱制成的芍药宫花,想想又放下,接着拿起一对翡翠镯子,在自己腕上比了比,也放了回去,最后拣出一支金珠海棠发钗,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么姐姐试试这个,这钗虽好,但式样未免老成了些,樱儿觉得更适合姐姐的年纪。”
贺琴舒却仍是摇头:“琴舒素来不爱这些,明珠暗投,岂非无趣?”
说着,她轻轻站起身来:“郡主,昨夜风大,琴舒只得两个时辰好睡,如今想歇息了,郡主请回吧。”
慕容青樱此时有些掌不住,又不好发作,只见面上绯红。
望云正要上前劝解,慕容青樱却“哧”地一声笑了出来:“贺姐姐果然与寻常女子不同,难怪哥哥会另眼相待,这些年来,我还从未见过他对女子如此上心呢。罢了,姐姐好好歇息,樱儿改日再来叨扰。”
自那次让郡主碰了钉子之后,贺琴舒便索性整日足不出户,除了端王妃不时过来小坐,极少与人来往。她身边只有月芙一人伺候,吃穿用度也并不讲究,每每会将送去的时新衣物、点心吃食尽数退回,却时时要些贵重药材,还在院内种了许多稀奇花草,风吹过处,送来阵阵异香。
贺琴舒非主非仆,更像一位在此长住的客人,府里上下提起她时,只以“琴舒姑娘”来称呼。起初,茶余饭后,劳作间隙,王府里的下人还不时说起这位神秘的“琴舒姑娘”,后来有次恰巧被世子听到,竟然发疯般地要将那两个说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