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婚(1 / 2)
巍正十四年,新春刚过,端王世子要娶亲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肃城,大喜的日子就定在四月初九。
当朝皇帝慕容恪勤政开明,百无禁忌,各地百姓言路通畅,甚少避讳,其他皇亲贵族婚配,对方的身家、学识,乃至样貌品性,早早便会透出风来,偏这位准世子妃深藏不露,任由城中百姓伸长了耳朵、磨破了嘴皮,还是打探不到半点消息,端王府那边也始终平静如常,并不见操办筹备的迹象,让人们好不纳罕。
四月初九这天,端王府果然张灯结彩,却罕有宾朋进出,也并未听闻鼓乐丝竹。
城中百姓盼到夜半,也未等到花轿上门,更不见什么大的场面,虽不甘心,也只得各自散去。
当夜风清月明,端王府正门两侧悬挂的大红灯笼光华流转,一派喜庆祥和之下,却是暗流汹涌。
喜堂之上,红烛高烧,端王夫妇一左一右坐在案旁,端王面沉如水,端王妃则黛眉微蹙,眼中还隐隐闪着泪光。一个身着桃红灿金衣裙的俏丽女孩儿伏在端王妃膝上,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唬得大气都不敢出。
堂下跪着的男子,腰身挺拔,神情桀骜,大红的喜服胡乱扔在地上,镶嵌着珊瑚宝珠的金冠也被弃置一旁。
在他身后,跪着一个新娘装扮的女子,头上珠玉犹在,绣着鸳鸯的描金盖头却已除下,双眸平静无波,面上神色如常。
端王极力压制着满腔怒火,沉声说道:“晟儿,这桩婚事是数年前便已定下的,且今日已然礼成,君子一言,岂有随意毁弃的道理?!好了,天色不早,快些起来,同琴舒一道歇息去吧。”
见儿子仍跪着不动,端王妃轻轻叹了口气,温婉问道:“也罢,如今既然已是这般光景,大家倒不如索性将话说开。晟儿,为娘知道,对娶琴舒这件事,你心里一直是顶欢喜的。听樱儿说,你前些时日还特意问了琴舒的口味,吩咐膳房多琢磨些新式清淡菜肴……再者说,行礼之前你分明还好好的,现下怎么忽然就胡闹起来了呢?”
听母亲说得恳切,慕容释晟神色数变,终于咬了咬牙,愤然说道:“贺琴舒……她,她嫌弃我,她嫌弃我是个瞎子!”
端王夫妇闻言皆是一惊,待要再问,一直伏在端王妃膝上的女孩儿抬起头来,嘟嘴说道:“哥哥,你也太冤枉人了,琴舒姐姐若是嫌你,还到咱们府上来做什么,怕是早就跟着那个什么郎中走啦!”
听了这句话,慕容释晟更是怒不可遏,他霍然起身,高声控诉道:“青樱不说我竟忘了,这贱人过往便不清白,她肯嫁过来,定是另有内情!”
端王妃责备地瞪了女儿一眼,慕容青樱吐吐舌头,起身在旁侧的椅子上坐了,低头抚弄衣角处绣工精细的并蒂莲花,不再做声。
端王妃轻嗽一声,接着说道:“晟儿,与那郎中之事,琴舒一早便已解释清楚了,堂堂男儿,若是稍有不顺意的地方便又拿来理论,岂非太没气量了么。为娘问你,你说琴舒嫌弃你,究竟有何因由?”
慕容释晟胸膛上下起伏,高声斥道:“方才行礼之时,我不慎压到了她的裙角,她非但不知体恤,反而大力拉扯,分明是嫌弃我眼盲!”
端王妃听了哭笑不得:“晟儿,你真是被为娘给娇惯坏了,你既压住了人家的裙角,还不许人家拉扯一下么?再者说,琴舒一个弱小女子,能有多大气力,你也未免太计较了些……”
慕容释晟闻言怒道:“您不信么?您可以自己问问贺琴舒,看她是不是不愿意嫁给我!”
端王妃无奈,只得开口问道:“琴舒,你可愿意嫁与晟儿么?”
此言一出,四下一片静寂,慕容青樱也停止抚弄,转头望向始终不发一言的新娘。
片刻沉默之后,贺琴舒抬起头来,字字清晰地答道:“回禀娘娘,琴舒的确不愿。”
端王夫妇闻言俱是一惊,慕容青樱用水葱般的手指掩了口唇,惊怯地向兄长看去。
慕容释晟此时气得发狂,高声叫道:“来人!快来人!把这个贱人给我拖出去杖毙!”
贺琴舒瞥了慕容释晟一眼,几不可闻地叹息一声,接着说道:“琴舒愿嫁的,是世人口中才高八斗的端王世子,是有气度、懂担当,纵使眼盲,也胸襟坦荡、铁骨铮铮的好男儿。现下这个刻薄骄纵的男子,我不愿嫁。”
这一番话出口,端王夫妇也不禁变了脸色,慕容释晟踉跄几步,极力稳住身体,惨白着脸色颤声说道:“你……你……好,好!”
最后这个“好”字出口,慕容释晟蓦地转身,摸索着走到门口,旋即大力拉开房门,兀自决然而去。
慕容青樱连忙起身,追上去搀住兄长手臂,虽被大力甩开,却仍快步跟在后面,口中急急唤道:“哥哥,哥哥!哎呀,你慢些走,当心摔着……”
端王踌躇片刻,向直直跪着的贺琴舒投去一个失望的眼神,重重叹了口气,也起身离开。
他们三人一走,堂内更显清冷,烛光也似乎暗淡了许多,端王妃思忖半晌,轻声叹道:“罢了,琴舒,哦不,贺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