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3 / 3)
微上升,但这个零售业巨头不会破产,而且会有几十万人步入美国中产阶级之列。如果能设想一下这样的事情扩展到其他零售业大公司,最好是整个零售业之中,那么你就能多少理解罗斯福任内的“大压缩”是如何发生的了。
那么沃尔玛为何未建工会呢?宽泛地说,工会运动为何在制造业中失利,而又未能在兴起的服务业中赢得会员呢?答案简单却残酷:20世纪60年代似乎与工会运动达成了和解的商业利益集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工会发动反击。我们并不是在谈论温文尔雅的劝服,而是真刀真枪的手段,例如,试图组织或支持工会活动的工人就常常遭到非法解雇。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投票支持工会的工人中,至少有1/20遭到非法解雇,一些估计甚至认为是1/8。
美国工会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崩溃,并不见于任何别的西方国家。表7–1展示了美国与加拿大的鲜明反差。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劳动力的工会参与率仅比加拿大高一点儿,甚至相当。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工会几乎被踢出了私人领域,而加拿大的工会运动仍基本毫发无伤。差别显然在于政治:美国的政治气氛变得不利于工会,而加拿大则没有。
我在第6章叙述过,反工会主义是戈德华特得势的核心原因,对工会的抵制则是保守主义运动的商业根基得以巩固的关键。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保守主义运动分子拥有了足够的政治势力,遂使商业界有了与工会对决的勇气。
表7–1薪资工人参加工会的百分比 (%)
美国
加拿大
1960年
30.4
32.3
1999年
13.5
32.6
资料来源:David Card, Thomas Lemieux与W. Craig Riddell,Unionization and paritive Study of the U.S., the U.K., and Canad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9473, Jan. 2003).
里根当政后,反工会运动有了最高层的政治支持,得到了援助与鼓动。里根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会的镇压是对各行各业的工会发出全面进攻的信号。工会曾是抑制贫富不均的强大力量,从最宽泛的意义而言,工会的败退是政治性的。那是一场在政府内部以及整个美国社会动用权力的演习。
因此,要了解“大分化”,我们就需要了解,保守主义运动何以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一个如此强大的因素。
[4]1965年对移民法的修订使家庭重聚成为移民政策的核心目标,其工作重点不再是限制移民,而主要是涉及西欧。但研究墨西哥移民的经济学家发现,即便在1965年之前,壁垒也是比较少的。
08 政治大阴谋
党派分裂
共和党的激进化
大阴谋
金钱收买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