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 > 第 13 部分

第 13 部分(1 / 3)

来,在越战结束后的几年里,公众普遍觉得民主党在国家安全方面软弱无能。在西贡陷落之后、伊朗人质危机之前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两党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形象大体相当,而不是传说中共和党有压倒性优势。例如,在洛普中心的iPOLL网上搜索1975~1979年的“共和党与军事”,可以找到1978年两份“哈里斯民意调查”和一份1979年“共和党全国委员会调查”。在“哪个党在军事安全方面值得信赖”这个问题上,三份调查均未显示共和党有明显的优势。

表5–1民主党的持续多数

国会

年份

民主党参议院席位

民主党众议院席位

第90届

1967~1968

64

248

第91届

1969~1970

58

243

第92届

1971~1972

54

255

第93届

1973~1974

56

242

第94届

1975~1976

61

291

民主党人最终的确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而在一段时间之后,共和党也将有效地利用“驻越美军被人背后插刀”这种说法,将民主党人描绘为国家安全方面的无能之辈。但这一切与越战的事实都没有多大关系。

60年代发生了什么

20世纪60年代是嬉皮士与激进学生的年代,是极右工人殴打长发青年的年代,也是战争与抗议的年代。要说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那是非常愚蠢的。但是,对于其后30年美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变化,这一切至多只发挥了微小的奠基作用。而它们的间接影响或许还要大一些:共和党人学会了如何利用文化反应大做文章,这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对保守主义运动帮助甚大,虽说引起反应的源头已逐渐不再是嬉皮士和犯罪,而是堕胎与同性恋。

其实,最具长远影响的事件是“新政”联盟因种族因素而分裂。在《民权法》通过后,约翰逊对时任总统助理的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说:“我觉得,在你我的有生之年,我们已将南方拱手送给共和党。”他说对了,民主党人在2006年国会选举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时,他们在东北部的领先优势是28个百分点,在西部是11个百分点,在中西部是5个百分点,但在南方却落后于共和党人6个百分点。

这一分裂为一种新型政治打开了大门。与种族有关的政治变化为保守主义运动的复苏提供了前提,这一运动的最终目标是逆转“新政”的成就,并赢得全国性的选举,虽说它支持的政策有利于一小群精英,不利于中低收入的美国人。

不过,在保守主义运动赢得选举之前,它得先建立一个制度根基,并取得共和党的控制权。那又是如何做到的?这便是下一章的主题。

06 保守主义的根基在哪里

从群众基础下手

打造商业基础

把知识阶层纳入麾下

如何评价尼克松

恰恰就在艾森豪威尔为放低调门的“现代”共和党主义宣扬美德的时候,一种新型的保守派正在崭露头角。麦金利式的保守派先后与罗斯福和艾森豪威尔作战,他们传统、故步自封,而且最主要是年纪老迈。与老一辈不同,这些逐渐被称为“新保守派”的人年轻、咄咄逼人,而且深谙传媒之道。他们自认为是挑战传统社会的局外人,但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巴克利开其先河,他在1951年出的书《上帝和耶鲁人》(God and Man at Yale)中谴责耶鲁大学容留那些敌视或至少是怀疑基督教的教员,更不用说传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教员了,这使他成为举国知名的人物。1955年他创办了《国家评论》杂志。

想要了解一下保守主义运动分子在学会规矩地讲话之前是什么腔调,早年的《国家评论》绝对值得一读。今天,美国右翼的头面人物都深通英国人所说的“狗哨政治”(dog-whistle politics):他们以某种方式说一些取悦特定群体的话,使之仅仅传入目标群体的耳中,从而使他们的极端立场在公众看来不是那么明显。我们将在本章稍后看到,里根有本事不发出任何公然的种族主义论调,便向人展示他对种族主义的同情;我们还将在本书稍后看到,小布什惯于发出一些言语,在大多数美国人听起来至多不过稍显矫揉造作,但对于最极端的、虔诚的宗教激进分子而言则是饱含深意。但在早年的《国家评论》里,其立场要明确得多。

1957年,该杂志发表了一篇社论,公开颂扬参议院的一次表决。他们相信,该表决有助于南方继续否定黑人选举权。

浮出水面的核心问题不是一个依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