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3 / 3)
建立对情绪不适的忍耐力
懂得怎样遏止冲动反应之后,你就已经开始拉伸你的情绪肌肉了。让我们再进一步将此概念深化,讨论一下如何建立对不适感的忍耐力。如何培养对不适感的忍耐力呢?咬紧牙关挺到最后也是一个办法,但拖延是一个过程,难保不会半途而废,那么何种认知情绪方法可以加强对情绪肌肉的锻炼呢?忍耐力怎样才能转化为“立刻执行”的行动呢?
·当你对某项任务感到不安时,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声音是否让你回避或逃跑?如果你想的是“我不想这么做”,那可能是你的真实想法。你可能不愿意去研究竞争对手的营销手段。尽管如此,如果这是你的职责所在,那么你该如何控制缰绳,搞定一切找到出路?
·与自己对话,把自己当成批评家,或者一个可以冷静并巧妙处理问题的人。其中一个视角可以进行重组:“我不想做,但是我最好表现得有责任感些,以避免最后一刻再慌忙赶工,并导致绩效评估下降。”有时,告诉自己坚持意味着责任,可以从意识上将逃避完全转化为高效的行动。
·检查你感到不适的部位。是你的肩膀还是胃?是头疼还是全身紧张?假如不去做分心的事,你是否可计算这种不适持续的时间呢?计时可以让你发现,这种紧张其实很短暂。其中有着生理原因:肾上腺素维持活力的时间有限。既然如此,它还有什么好逃避的呢?
·那些想要拖延的事情,你有没有可能让它们启动起来?一旦启动之后,你感觉到改变了吗?你从抓住缰绳、控制马匹中还得到别的收获了吗?比如,直奔目标的行为多了,积极情绪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想想你是否害怕不适。预料中的不适已强烈到足以令你分心了吗?对不适的恐惧很普遍,但也是可控的。在下一章节中,我将会向你展示如何战胜与拖延相关的精神紧张。
战拖小贴士
情绪的EMOTION原则
自我激励(energize):通过保持积极的聚焦方式,激励你的精神动力状态。
快速行动(move):向丰硕的成果迈步前进。
可操作性(operate):运作相应机制,让自己保持长远眼光,关注长期回报。
自我接纳(tolerate):接纳自我,但不要向引发延迟的不良情绪屈服。
言行一致(integrate):将切实的思考和自我调节行为整合起来,言行一致以达到既定目标。
遏制分心(overcome):通过实践PURRRRS方法,遏制分心的冲动。
持续推进(nudge):持续推进自己在Y决策当中作出“骑手”的选择,踏上更具战果的征途,训练出你的情绪肌肉。
克服与拖延相关的精神紧张
躲避不适会加剧你在相似环境下再次拖延的风险。改变这种模式需要提高对压力的容忍度。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当你让自己去体验那种压力时,你就能有效地将注意力从拖延退却转到努力前进上。当你并不担心表演时的慌张,你愿意让自己体会那种不适感,那么你将更能表现自如。
次生性的精神紧张对于压力则难以容忍。你觉得自己无法忍受恐惧、焦虑、抑郁和紧张之类的情绪,感到被它们所吞没。于是,你因为恐惧而恐惧,对沮丧感到沮丧,由于焦虑而更加焦虑—我称这种现象为“双重烦恼”。
双重烦恼更多是指你如何看待自身,而不是如何看待遭拖延的任务。无能为力的想法就是一种常见的双重烦恼。如果你认为自己根本无力应对负面情绪和拖延,就会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