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梦(1 / 2)
李家的旧宅废弃多年,蛛丝儿早就结满雕梁。偌大的庭院空荡寂寥,只有不知倦的知了在这夏末的季节里叫得肆无忌惮。李辰曦轻轻拂过蒙尘的书卷,封存的记忆也随之一页页展开。
幼时,几个无知孩童总会聚在这里过家家,嘻嘻闹闹,从不懂父亲脸上的愁容。当时他喜欢扮威风凛凛的皇上,其他的小伙伴就扮抬轿撵的宫人。有一次,因为自己没坐稳不慎从轿上跌倒,辰旭连忙跑到母亲跟前说,启禀皇太后,皇上驾崩了。
这一幕,一直被母亲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直到有一天,黄伯父匆匆来到家里,神秘兮兮地和母亲说了许久。李辰曦仍记得母亲红肿的眼睛和止不住流下的泪滴,她伏在自己瘦弱的肩头,泣涕涟涟:“儿子,你爹触怒圣颜,被捕入狱,他已经在狱中拔剑自刎了。我们要赶紧收拾东西,离开这里。”
那时自己不过七八岁的孩童,还有些懵懵懂懂:“母亲,你要带辰曦去哪儿?父亲为什么要让皇上生气啊?”
母亲哽咽道:“对不起,让辰曦跟着娘吃苦了。我们去你舅舅家,离开南越,或许皇上就管不住我们了。”
母亲刚收拾好东西,就有许多官兵前来抓人。亏得黄伯父相助,母亲才能侥幸带着自己从后门逃走,但是为了躲避追杀一路上仍是躲躲藏藏,担惊受怕。
李辰曦伏在案头,不觉昏昏入睡。恍恍惚惚中,似有一人拍着自己的肩膀:“儿子,你杀了那么多人,你知错吗?”
眼前的父亲还似年轻时的光景,论长相,自己确实与他有几分相似。只是,父亲是温润如玉的君子,而我却是荼毒生灵的恶魔。李辰曦鼻子一酸:“父亲,儿子杀他们不仅仅是替你报仇。乱世之乱,在于民心不齐,若要让人心服口服,只能先以武力威慑。等将来天下归心,儿子再偃武修文,推崇大化。”
父亲脸上大为不悦:“胡说,如果像你一般穷兵黩武,滥杀无辜,到最后你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百姓对你敢怒不敢言,长此以往,必激起民愤。爹以为应如昭烈皇帝刘备所言,要以德服人。”
“是,儿子谨记父亲教诲。”李辰曦呜咽道。
父亲顿了顿:“爹听你娘说,你和辰辉兄弟反目,这让父亲心碎不已。你身为下臣,就不能有点为人臣子的样子?一天到晚尾大不掉,辰辉自然容不了你。”
李辰曦急忙替自己辩解:“爹,儿子是一心为大哥着想,开疆拓土、称王称霸。是大哥几次三番要儿子的命,儿子心灰意冷,为求自保不得不削弱大哥的权力。”
“为臣之道,是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亲神色严厉。
李辰曦莫名心痛:“不,爹信奉的教条太过迂腐。你当初一腔忠心,结果落得什么下场,你都忘记了么?辰曦以为如果君无道,臣可以取而代之。”
“李辰曦,你如此大言不惭、大逆不道。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儿子,是你自己私欲太重,才以此为借口。”父亲勃然大怒。
委屈的泪水停在眼角,久久徘徊,李辰曦倔强道:“父亲是希望辰曦也和你一样死去吗?难道在爹眼里,大哥是你的儿子,我就不是你的儿子了?”
父亲长叹一气:“如果可以选择,爹宁愿没你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儿子。”
秋迟把王爷摇醒,担忧道:“王爷做了什么噩梦,秋迟见你哭得好伤心。”
原来只是梦一场,可是父亲的愤怒又如此真实。天色渐晚,一阵凉风从窗外掠过,李辰曦眨了眨眼睛,黯然道:“本王想一个人出去走走,你们就不要跟着了。”
清澈的湖水倒映出垂杨柳曼妙的身姿,几艘游船正在湖上悠闲自得地穿梭。李辰曦独自在岸边漫步,看着日落月升,潮起潮落。突然湖上传来一阵宛如流水的琴音,只见一白衣女子翩然立于船头,轻歌曼舞,摇曳生姿。
那是虫娘,她在船上向他手,朦胧的月色让这女子更多了几分脱俗的美。
李辰曦眉头展开,欣然上了游船:“虫娘,你怎么来了?”
“李二爷自己一个人跑来玩耍,虫娘羡慕得紧,就巴巴地赶来了。二爷一去良久,人家心里甚是想念呢。”虫娘妩媚一笑,随即亲昵地挽着他的胳膊入船。谁知刚进船内,虫娘竟神色凝重地跪下请罪:“王爷,方才虫娘举止轻薄,肯请王爷见谅。”
李辰曦坐在桌边,不解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虫娘忧心如焚:“王爷没有察觉到危险的来临吗?虫娘从郡主那听说,皇上暗中派人跟踪王爷,想寻求机会对王爷下手啊。虫娘刚刚看到几个神秘人在岸上转悠,一时无奈才出此下策。王爷,我们该怎么办啊?”
船桨轻轻划过,荡起一圈圈水波。李辰曦望着湖心的一轮明月,耳中不禁又回响起父亲的话语,他长叹一气:“皇上屡屡欺凌本王,本王次次忍让,反倒让皇上得寸进尺。爹,辰曦不能如你所愿了。”
猛地一把利器击在船上,船身顿时摇摇晃晃。紧接着,又有几枝箭射穿了窗纸,虫娘站立不稳,险些摔倒。船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