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中) (1)(3 / 12)
,不得哀荣。苏恒只能将他薄葬在岐山脚下。那三十七柄刀剑也被他一并埋下。
他想,他还不能复仇。要复仇也只在戾帝等几个主谋身上,不可波及太多。
人在哀极、痛极、恨极的时候,还要冷静和克制,是一件很残酷的事。但苏恒还是将仇恨深埋起来。他小心翼翼的在戾帝手下讨生。终于令戾帝麻痹了戒心,将他外放出长安,巡视河北。
他在河北娶了沈含章,与苏永结盟 。中间林林总总无数事端,一言难尽。
最终戾帝身死国破。苏恒将苏歆追封为楚武王,却以帝王之礼厚葬。因先前埋葬简陋,随葬的刀剑早已被水蚀烂,成了一团铁锈。便是想追究早先是谁的佩剑,也辨认不出了。
这原也是苏恒的本意。这桩恩怨也就此了断了。
但其实苏恒对苏永一直都有心结。就算后来得知,戾帝一直将素质刀贴身佩戴。刺苏歆第一刀的,嫌疑更大的是戾帝的亲信而非苏永的信使。他也不能对苏永平心以待。
这其实是一段魔障。只因苏永的名字出现在那半片绢帛上,他便无法不去猜忌。
猜忌还不足以杀人,若不是苏永当真要造反,他也不会下手。就算下手了,他也以为自己会为了沈含章,给苏永一个极尽哀荣的死法。但最后他才发现,苏永和戾帝,也和苏歆一样,死在乱刀砍杀、乱箭射杀之下。
人心里有鬼,难免就思三想四。他总觉得,苏永的死法,简直就是在宣告,下手的人是他。
所以沈含章每每当着他的面打了梁孟女,清黑的眸子刀锋般刺向她时,苏恒脑子里就嗡嗡的响。仿佛那巴掌打的是他,那恨之欲死的目光望的是他。
面对沈含章漠然疏离的面孔,他时常会想也许沈含章一辈子糊涂着也好。至少他还能骗自己,她什么都不知道,依旧敬慕他,爱他,依赖他。
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
他连丧兄之痛都能平复下来,沈含章心里,舅舅总不至于比兄弟、子女、丈夫还要亲近吧。
他愿意等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她心中怨怼消弭。
他一直都是很有耐心的。
而现在,有人用素质刀刺杀他。简直就像蓄谋已久的报复似的。苏恒无法不暴怒。
医女为他包扎的时候,他便亲自提审了刺客。
刺客招供,主使者是沈含章的时候,苏恒拔出佩剑,只一挥便将人劈了。医女见状不妙,匆忙跪禀,自己是顾长卿的孙女儿,今日一事,她不会吐露半分。
苏恒身上的伤还要人照料,只点了点头,命她继续上药。
其实当时,他面上平淡如初,仿佛毫不动摇。脑中却一片空白,连思考都不愿意。
刺客的话其实还没说完。
不过苏恒很快便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
——楚平送来急件,说是卫秀经陇西出蜀,与周、李两家都会过面。眼下已随李清到了长安。楚平已命人监视在朝任职的河北、陇西、河东重臣。怕长安有变,请苏恒尽快返京。
自立朝以来,河北一派便连受打压,河东又多是戾帝的旧臣,难以自安,倒是容易策反。苏恒不在长安时,他们还是能弄出些动静来的。
楚平信中没有提到沈含章,然而苏恒很容易便替他补上了这一环——卫秀策反这些人的筹码,正是沈含章和韶儿。
他不信沈含章会参与其中。
他所厌恶的是卫秀其人。想到沈含章可能会答应见他,苏恒便燥乱不已。
——会燥乱,其实就已经是不信任。彼时苏恒尚未意识到这一点。
二
刘碧君在他面前宽衣的时候,苏恒很清醒。
他确实喝了不少酒,但他并没有醉。他很清楚自己面前的是谁。
他有千杯不倒的酒量,只是沈含章爱他微醺的模样,他便每每装醉戏弄她。
他乐意将自己最好的模样给她看。他爱她面红耳赤,却移不开眼睛的模样。若再偷偷的亲他一下,简直要让他把持不住。有时闹得过了,触了沈含章的逆鳞,他便归罪于酒后失德,做出什么也不记得的模样糊弄过去。沈含章无可奈何时,最多戳着脸颊羞他一羞——她斜挑着眸子觑人时,眸光醉了般流转,自有一种妩媚诱人的风情,让他忍不住凑过去亲一口。
苏恒记得,他初见沈含章时,也不过觉得她清丽柔婉。好看自然是好看的,却与“绝色”相去甚远。然而,不知何时起,多美的女人与她一比,也都失了颜色。她的一颦一笑都是极好的,便是病卧在床,形容憔悴的模样,也比别人更牵动他的心肠。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也不过如此了。
沈含章不会说情话,呆呆的望着他时,最后十有八九会冒出一句,“真好看。”
他便觉扳回一句,将这话当情话听了,含笑应着。
他读书读至“李夫人病笃,不欲见帝”一节,每每要笑史官卖弄发挥——刘彻若真爱李夫人,何至于让她病中颜色稍弱,便不敢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