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中) (1)(2 / 12)
不是说苏恒就不会伤病,而是他从未在我跟前露出过疲态。他这种人事事都闷在心里,便是难受得吐血,也不会表露出半分。若说他是一只狮子,那么他平日里看上去定是懒散优雅的,反而伤病时会亮一亮獠牙和利爪,显露出他的英武来。
我也曾为他包扎过刀伤,入骨的都见过,他也只是微微皱了眉头,连发丝都不乱一分。反而要笑我唇色白的惨淡。纵然是刻意的虚张声势,那般从容调侃,也令人不由就面红耳赤。
可是他现在墨画上去的一般。
也不能说难看,只是过于清淡了,便有些落魄凋零,不似他往常的风采。
我心中滋味便有些难以言说。
看他眉头又拧起来,表情困顿得厉害,下意识就拿了帕子,为他拭去额上汗水。
他却猛然间醒来,一把便握住了我的手腕。他目光迷蒙,大约还没有醒透,一时只是不善的望着我。待看清楚了,面上恼怒的模样方敛起来,勾了唇角,将我的手拉住唇边亲吻,道:“可贞。”
我应了一声。
他身上却一僵,捏紧了我的手指,闭了眼睛。片刻后再睁开来,已是目光清明。
他似乎确实病得不轻,喘息略有些沉。松开我的手,揉了揉额头,就势遮了半张脸,对我道:“你出去。”
他声音里隐了些羞恼。
也是,半个月不见了,忽然便让我看到他病弱的姿态,估计是有些难堪的。
我想说句什么,缓和一下气氛。
他却越发强硬,乃至于恼怒的道:“出去!”
我只能起身,福了福身,告退。
我出去时,苏恒身边内侍便知道他是醒了,忙垂了头急趋进屋。正与我擦肩而过。
只方生挡在我的跟前,道:“太子殿下很快便回。”
我往里屋望了望,道:“陛下不想见我,我过两日再来就是。”
内间却在此时传来苏恒的声音,“可贞,你进来。”
我便叹了口气,只好进去。便又与那些鱼贯出来的内侍们擦肩而过了一会儿。
我走到苏恒跟前,便又愣了一愣。
……他洗了脸,头发梳理过,中衣似乎也穿戴整齐了。此刻正倚靠在床上。面上是极端羞恼的神色,似乎已有些掩盖不住。仿佛他将我赶出去那一遭,只是为了腾个时间,梳妆打扮。
这想法令我不由遍体生寒。
瓦解的强硬,却令我心里那些诡异的猜测越发的盘亘不去。
一时屋内只是诡异的寂静。
PS:越来越看不懂了,亲们怎么感觉的?
69、番外(一)
一
苏恒只扫了一眼便认出来,那把刚从他身上拔出来的匕首,是名刀素质。
他与那把刀颇有些渊源。
当年戾帝谋害他的兄长苏歆,苏歆身中三十七刀而亡。因他屹立不倒,无人敢上前收容他的尸身,那些刀剑便留在他的身上。
苏恒赶过去的时候,正当薄暮,残阳如血。他远望见兄长的尸身,几乎将牙根咬碎了,才克制住悲痛与恨意,低低的跪伏在戾帝面前请罪。
苏歆已死,他不成威胁。戾帝自己也被苏歆先前勇猛吓破了胆。便见好就收,色厉内荏的历数苏歆的罪状,又对苏恒假意安抚一番,以示宽容,而后匆匆带兵离去。
苏恒亲自收敛兄长的尸身。将那些刺在他身上的刀剑一柄柄拔出来。最后只剩一把匕首。
那匕首插在腹部,苏歆的手攥着匕首柄。苏恒几乎将他的手指掰断了,才终于让他松开。
他从苏歆的手里抽出半片绢帛,还有那柄杀了人,却不沾血的名刀素质。
那半片绢帛原是一封信,已被撕去大半。又被鲜血染透,连字迹也模糊了。可还是能分辨出落款,写的是,“苏永顿首”。
苏恒记得苏永,苏歆从邯郸回来,最先提到的便是此人。他说苏永英雄了得,怕不是常人能驾驭了的。
他甚至记得,他们说起苏永时,樊城家书恰好送达。母亲在信中催促苏歆回乡成亲。苏歆玩笑着对来送信的老仆道:“回去告诉母亲,再等半载,我带北沈家的闺女回去给她敬茶。”而后转向苏恒,笑道,“要收拢河北,还是得娶了苏永的外甥女——白让他赚了一辈。”
苏歆很看重苏永。收到他的书信,也许立刻便拆阅了。
却不想在读信的时候被人偷袭,受了重伤。这才不敌苏浚手下亲兵,被乱刀砍死。
用素质刺了他一刀的,必定就是苏永遣来的信使——也许戾帝敢对苏歆下手,就是受了他的怂恿。
苏恒知道,凭这些证据还不足以咬定凶手。但是他克制不住迁怒于人,他只是迫切的想把这三十七刀十倍归还,一刀也不饶恕。
——他其实一向都是个残虐恶毒的人。人人都说他宽温仁慈,那仅仅是因为没人真正触到他的逆鳞罢了。
苏恒最终还是冷静下来。
苏歆以谋逆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