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片时代(三)(2 / 3)
海外的票房跟伙伴公司没有关系,伙伴仅拿到了中国地区的发行权和出品分成。
不过,中国地区的票房,也没有让伙伴公司失望。首映日票房破000万,首周票房1.8亿元。
直到9月尾,《盗梦空间》中国地区的票房已经破了5亿元人民币。伙伴公司自然是赚了一大笔,发行、院线、投资分成等等各大环境的利益都充分赚取,最后拿到手的收入高达亿元。扣除1.亿元的投资,以及000万元的宣传预算之外,净赚1.5亿元。
当然了,净赚还不止这利润。实际上,ip改编权也是利润的一部分。伙伴公司已经计划投资5000万元开发《盗梦空间》的精品手机游戏。另外,投资1亿元拍摄电视剧。
这里面,电视剧版权还未拍摄,连剧本都没有的情况下。已经有超过10家电视斥资1.8亿元采购。可以,电视剧还未开机。已经赚了8000万元。
更别游戏版权的开发,按照伙伴公司的游戏运营和发行能力,应该可以取得不亚于电视剧的利润。
当然了,真正赚大头的还是华纳兄弟集团,作为这部电影的主要投资方。华纳拥有这部电影的全球主要的权益。不仅仅投资回本,赚了不菲的利润。另外,伙伴公司都知道开发ip,华纳自然也不蠢。
实际上,这几年来。华纳在游戏市场的利润,早就超过了影视业务。很多人以为华纳是一家影视公司,但实际上,华纳早就是综合的娱乐传媒巨头,业务自然是包括新兴的游戏产业。
华纳在游戏改编业务上,虽然发力比较晚。但却是异军突起,靠着热门的影视剧改编游戏,其悄然之间。成为了不亚于任天堂、索尼的游戏巨头。
……
随着《盗梦空间》即将下画,徐克也携其新作《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进行首映宣传。
狄仁杰虽然是唐朝的一个名人。但在过去其知名度是很一般的。前几年大热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系列,狄仁杰和李元芳等人的大名,才开始逐渐升温。
当然,徐克是《狄仁杰》跟“元芳,你怎么看?”一关系也没有。
徐克拍《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虽然也带有一悬疑和破案元素,但本质上。更是一部徐克式武侠片。早几年徐克拍了几部非武侠题材的电影,扑的一塌糊涂之后,《狄仁杰》是其重新回归武侠的号角。
当然了,目前的武侠片确实不如以前那么火,这也是前几年徐克不断探索新的题材的原因。
而回归武侠。也必要需要创新。
《狄仁杰》的创新之处,在于虽然有武侠的动作和打斗,但却是没有出现武侠片里面的江湖或武林。
虽然,《狄仁杰》距离神作还是有一段差距。但是,徐克创新和诚意,是看得见的。
同一时期上映的两部电影《剑雨》和《狄仁杰》票房的差距,很明显明了这个性质。
《剑雨》虽然拍的很认真,充满了古龙味的武侠片。但毕竟还是传统武侠电影,所以,这部电影的票房仅有6000多万元。
《狄仁杰》靠着历史朝代元素,吸引了一些非武侠题材的爱好者。于是,《狄仁杰》的票房上,远远比《剑雨》优异。
国庆档期《狄仁杰》首映票房虽仅仅1500万元。三天内票房破4000万。但之后却呈现了非常平稳的态势,电影最终票房达.9亿元人民币。另外,香港地区的票房达1000多万元出头,预计可以排在年度票房前十名以内。
对此,徐老怪却有不好受。这主要是跟冯刚的《唐山大地震》对比。两部电影投资预算差不多。
但是《唐山大地震》内地的票房超过7.亿元,香港票房也达到1500万元。
两地票房来看,《唐山大地震》都是完爆《狄仁杰》!
当然了,《狄仁杰》这部电影的投资,伙伴公司也没有亏。整部电影投资达1.亿元。
内地和香港的票房,大致上已经让伙伴公司回本。这主要是伙伴公司的全产业链布局,上下游通吃。《狄仁杰》的发行、院线和电影投资分成,伙伴公司都可以吃掉。比纯粹的电影出品投资获得的利润,自然是高的多。
此外,就是《狄仁杰》电影出售给电视台和网络上的版权收益,至少也可以增加500万元的收益。
海外票房刚面《狄仁杰》大致上还可以贡献000多万元的分成。
总的来,这个投资是可以赚钱的,只不过利润率不是很高而已。
在徐克情绪有低落的时候,王启年安慰道:“《唐山大地震》只赚到了电影本身的收益。其ip改编赚不到钱,试想,《唐山大地震》能做成游戏吗?即使做出来,也仅仅是教育意义的,没有什么利润。《狄仁杰》改编游戏,却是可以额外增加一些收入!嗯,《龙门飞甲》也同样如此!”
“《龙门飞甲》的投资,是徐克电影工作室全额投资。游戏版权,应该归徐克电影工作室所有吧?”徐克道。
即使徐克电影工作室是嘉禾的子公司,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