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年例(3 / 7)
,阿婆也会泡一些黄豆磨浆做豆浆和豆腐。但因为麻烦,所以做得不多,一般都是用来炖菜。
陈白羽觉得她三姐妹能发育这么好,要感谢阿婆的黄豆炖猪蹄。
因为猪蹄便宜,所以阿婆常买来炖黄豆。
“那是什么果?”顾延年看向对面的山头,光秃秃的树枝上开始长出嫩芽。
陈白羽看过去,“那不是果树,是橡胶树。橡胶树在秋天的时候会落叶,落得一张不剩,冬天的时候树枝是光秃秃的。春天到的时候就会长出嫩芽,然后很快就会生机勃勃,树叶茂盛。”
“秋天的时候,我们很喜欢在橡胶园里玩耍。那黄黄的树叶落了一地,滚在地上能把人掩埋,我们就玩抓迷藏......管理橡胶园的人会在橡胶带上挖坑,然后把树叶扫起来,放在坑里填埋当肥料。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跳到坑里去玩,就跳水一样的跳到坑里,然后爬出来再跳。因为有树叶,所以也不怕会摔伤。这是我们比较常玩的游戏......”
说起这些,陈白羽的眼睛亮亮的。
小时候,没有游乐园,没有跷跷板,没有滑梯,但她玩的高兴,满山的撒野。那种自由自在的快乐能让人记一辈子。
“橡胶园没有围起来?”顾延年有些奇怪,听说橡胶很贵,不围起来不怕人偷割胶?
陈白羽摇摇头,“不围。是开放的。方便村里的人放牛。”
村里人把牛赶到橡胶园,然后就去忙田里的活,等时间到了,就过来把牛牵回去。反正山头就这样大,走不到哪来去。
大家会捡橡胶,但不会偷割。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陈白羽都没有听说过偷割橡胶的事情。
大唐农场的人好像都有一种,即使穷,也要穷得堂堂正正的正义之气。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大片大片的橡胶。”
“下次来会更漂亮。我小时候挺喜欢在橡胶园玩的。特别喜欢爬橡胶树......有一次放牛,我和陈杏子还有陈乐乐一起爬到树上去,在在一枝丫上摇荡。可能是用力过猛,也可能是我们三个太重了,那枝丫竟然断裂了,然后像降落伞一样落下。那感觉......”陈白羽斜着头想了想,“真的很好。”
其实在落地之前挺害怕的,怕会受伤。
但落地后,感觉就是爽,希望再来一次。
“太危险,以后还是少做的好。”顾延年小时候也喜欢爬树,一般都是为了掏鸟蛋。
不知道为什么,来大唐农场后,顾延年常想起小时候。可能是陈白羽脸上的笑容太幸福了。
在大唐农场的陈白羽和在京都的时候有细微的不同。
在京都的时候很理智、理性、智慧,看起来有些早熟,像个小大人。但在大唐农场的陈白羽就是一个孩子,单纯的快乐着。
“全部都是散养?”顾延年看着阿公‘咯咯’的叫了几声,然后就有不少鸡闻声走过来。
阿公随手的撒一把米,一群鸡立刻围起来,欢快的啄着米。
“这些鸡不错。”看着就矫健。
看个子,应该养了不少日子。
“都是散养。吃的一般是虫子。”陈白羽对这些鸡也很满意,看着就好吃。不过,因为‘天下大鸡’发展太快,目前已经隐隐有供应不上的趋势。
陈白羽和阿公都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养更多的鸡。现在,大唐农场的果园都已经养上鸡,但还是供不应求。
如果想要在橡胶园养鸡,就必须把橡胶园圈起来。
但这不是陈白羽想要的。
因为把橡胶园圈起来,村里人就少了一个放牛的地方。
当然,如果真的能把橡胶园圈起来,能养的鸡能多上一倍。不过,这个决定很难下。
陈白羽看向橄榄园,想着要不要再橄榄园养鸡算了。
不过,橄榄园的草不够丰厚,虫子少,养鸡并不合适。青梅园也不太合适,因为青梅的树干不够高,找鸡的时候会比较麻烦。
天无绝人之路,想想总会有办法的。
“有几百个吗?”顾延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鸡,“那比一般鸡要高的也是鸡?”
“对。火鸡。”
“几个果园加起来的鸡好几千只呢。不过,还是供不应求。市场需求太大。以前很多人家都是一年或者一个月才能吃一次鸡肉,现在生活好了,几乎天天吃。鸡和鸡蛋的需求越来越大,鸡场也越来越多。”
因为供不应求,已经有不少的鸡场为了出鸡更快,赚更多的钱而开始使用饲料了。使用饲料后,鸡长得更快,但口感和百分百走地的果园鸡完全不一样。
特别是一些棚式养鸡场。
几乎全部是饲料喂养。
什么是棚式养鸡场?
就是地方不大,然后搭建起一层层的架子,在架子里养鸡,密密麻麻,每天喂养饲料。
为了防止生病,还要打各种防病疫苗,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