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3 / 10)
奇之,使读项羽传及兵书,不肯,曰:‘能则自为耳,安能学人?’”这点与项羽有点相似,项羽也是不读兵书,不学剑术,却是个用兵天才。
第三,“年十六,渊与之田,见奔虎,称驱马逐之,禁之不可,一箭而倒。”我在小说中说他能射凤还巢当然是吹牛,不过十六岁时一箭射虎,勇力可见一斑,射术想来确实不错。
第四,“名闻太祖,太祖把其手喜曰:‘我得汝矣!’”曹操见的人多了,想来能让他有这种评价的,素质应该是蛮高的。
第五,“与文帝为布衣之交,每宴会,气陵一坐,辩士不能屈。世之高名者多从之游。”由这一条可见,这人不只是匹夫之勇,文才也不差,至少口才还是有的,在三国那个重名望的年代,高名者多从之游,想来名声是不差的。
我在小说中对这个人物比较推崇,除了说他改跟了曹冲之外,其它的都没有什么太夸张的地方。就算没有其它的原因,他对上马超也未必就落了下风,如果再加上邓展这个真正的武林高手指点一下,拳脚单挑碰上马超,貌似占点便宜也是正常。我的印象中,汉代的武术还是以摔角为主,马超又是西部人,所以说马超是张开双臂,当然是以为要上前抱住摔角的,突然遇上用现代拳脚的,防不胜防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这本身就是个小说,我对马超这个人是有点意见的,从历史上来看,他的评价并不如三国演义上的那么牛,开始有点贬一贬他。至于以后,还是有他表现的机会的,并不是一棍子打死。至于那位小芳读者说他是五虎上将的事,我只能说,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上的事,而我这个设定的基于《三国志》,单挑的事基本上是很少的,在战场上更不怎么可能。
还有人说我贬低了赵云和张飞,其实应该说我对这两人是比较看重的,张飞和阎行对阵,还抽空差点干掉夏侯称,赵云更是在几大高手的护卫下差点挑杀主角,应该说没有贬低他们吧,难道一定要让主角被赵云干掉,才算是没有贬低赵云?
致歉,有关大乔
在书中我将大乔小乔设定为故太尉桥玄的女儿,说二十年前曹操曾见过大乔一面,被书友说为太扯。细想起来确实太扯,不过不是因为大乔的年龄,而是桥玄的年龄。
桥玄生于108年,死于183年,享年76岁,所以二十年前(188年)时桥玄已经死了五年,曹操不可能在那个时候还见到他,这是错误所在。
不过关于大乔的年龄,我要解释一下,大小乔是在战乱之中流落皖城,过了年龄未婚是有可能的,孙策、周瑜当时25岁,未必大乔小乔就一定比他们小,女人比男人大个几岁,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还有一个问题,曾经跟一个书友讨论过,就是大乔小乔会不会是桥玄的女儿。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乔公是不是桥玄,“公”在汉代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父亲,二是指三公,桥玄当过三公,故而才可能被称为桥公,从这一点上来说,似乎也说得通,在汉末做三公的,姓桥的似乎也仅此一人。且《三国志》注引《江表传》称是“桥公”,而不是《三国演义》上的“乔公”,故而“大乔小乔”应该是“大桥小桥”才对,只是顾及到大家的习惯问题,我才沿用乔字。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那个书友当时质疑的,桥玄和大乔小乔的年龄相差太大,似乎没有这种能力生出来。想如此大乔可以比孙策大个两三岁的话,则可能出生在172年左右,是时桥玄65岁,还是有可能的。后汉书上记载,光和二年(179)的时候,桥玄有个十岁的儿子死在绑匪手里,这个孩子也是出生在169年,与大乔小乔年龄相差不大,也许当时桥玄身体好,还是搞得定的。
当然了,以上的猜测和电影赤壁里的剧情一样,都有些恶搞的成份,诸位不必当真,文责自负,错误我都认了,我检讨。
许禇和典韦
许禇和典韦是很多喜欢三国的人都喜欢的人物,基本列为穿越必收的人物,我记得在《真髓》中典韦是个短兵器绝世高手,还记得有一本书写主角穿越一出场就遇到典韦的,当然更多的书把典韦和许禇并列,不过其中有一本书(名字想不起来了)貌似对他们不太友好,写成两个土匪样的,我不太喜欢。
很多人都觉得这两个人差不多,都是做保镖的好材料,性格啊什么的都差不多,因此经常可能分不清这两个人,也因此觉得他们在一起一定很默契,关系挺铁。我个人觉得,这两个其实是两个世界的人,除了他们都有一身好武艺,都有一副稳重的性格(这里要说一下的是,这两个人绝不是什么莽汉,相反,他们都是那种很谨慎的人,做事很细心,很稳重。)这两个共同点外,其他的差别不少,成为好朋友的可能性并不大,也没什么机会。
典韦是个贫民出身,没有任何家世可言,连个字都没有。他原本是个游侠,曾经为襄邑刘氏报仇杀故富春长睢阳人李永,闹市杀人,“由是为豪杰所识”,这里的豪杰大概指的是游侠一类的,不会是什么有身份的人。初平元年,山东起义兵,他投入陈留太守张邈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