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徽商天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桃李园中(七)

第一百六十二章 桃李园中(七)(1 / 3)

秋末的暖阳之下,筵席的尾声因为一些突发的情况久久未能结束。书生声音平静地将话说出来之后,气氛就变得很微妙。有掩面的白发读书人迟疑间将手放下。

“这是词……”有人喃喃地叨念了一句。

“但是说的似乎很好。”身边的人听到了,下意识地补充道。

许宣将话说完,随后有些奇怪地摇了摇,大概是因为又一次抄袭了别人的话语觉得有些无奈。但他这样的神情落在其他人眼中,横竖都是不理解的。

吴家的下人里面有些是读过书的,这个时候觉得有些奇怪,那书生似乎只是说了几句词话,还是前人用过的,怎么引得众人这般古怪?连话都不说了?有些搞不懂。

许宣的第一句话之后,吴可封脸上的怒容便稍稍缓和了一些,此刻到得话说完,就已经完全隐去了怒意,随后同汪祉对望了一眼。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蒋通保将词句重复了一遍,点点头,随后目光望向眼前的书生:“你叫许宣?”这一次的问话,才开始有些正式起来。

“宋代的词……”方纪达朝左右看了看,见到众人的神情,皱了皱眉头:“这样的说法……断章取义,岂能如此解?”他说完,目光转向亭外的众人,大概是期待有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出来说句话。只是这般过得片刻,并无人响应。

“学问这般严肃的话题,如此说法,太儿戏了,简直……可笑啊。”方纪达见自己的话似乎并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同,又沉声说了一句,只是即便如此,他语气中连他自己都未觉察到的某种不确定也很明显。他眼下这样说出否定的话来,是因为他本身就站在许宣的对立面。

就知道是这样啊。

程子善在人群中,神色有些复杂。在不久之前,他就已经笃定许宣一定会说些什么的。眼下这样的想法得到证之后,还是觉得有些意外。

严格说起来,许宣并不算正面的回答。用了词句来解答关于人生、关于学问的某些道理,其实是有些剑走偏锋的。这些词句,都是在时间的淘洗之下沉淀下来的某些精华所在,代表了很多复杂难言的人之情感,因此,正是因为众人都知道的,才会觉得很有感触。

原本他若是正面回答汪祉的问题,即便答得再好,也能被人找出攻击的漏洞。但是这样剑走偏锋之下,挟持了很多人的情绪,道出一些人的心声,这个时候,即便汪祉和吴可封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妙就妙在他的回答里蕴含的道理和情绪,都是真实的。谁不是这么过来的?这些情绪,在这些人生经历到古稀之年的大儒这里,因为历经沧桑,感触比之一般人来,反倒更深沉一些。

许宣话里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晏殊、晏同叔的《鹊踏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柳咏、柳耆卿的《蝶恋花》“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种境界是南宋辛弃疾、辛稼轩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很多人来说,人生无味,但是诸多阶段概括说来也莫过于此。起初的艰辛和坎坷,随后的坚持和守望,再到后来的功成名就,或是金榜题名,或是扬名青史……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走到第三步。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三步,在每个人身上总能够找到些许痕迹的。只不过有的人在第一步,有的人在第二步,剩下历尽艰辛到得第三步的虽然比之前两者或许不多,但也会有一些。

无论在哪个领域,大抵的情况都是这样的。

那几句词话并不生僻,眼下只要是读过一些书的人,都是能够理解的。即便在场的一些商贾,因为这一番话所带来的某种影响,忆起创业早期的艰难,一次次的商海浮沉的风波,侥幸和汗水铺就成如今的成就。在开始的时候,他们身边的很多伙伴或者对手,但很多都倒在的第一步上。剩下的一些筚路蓝缕,渡过第一层境界,侥幸到得第二步,却在第三步还未曾来临的时候失败掉了,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而他们走到如今这一步,真的不算容易。

“众里寻他千百度啊,呵……”刘守义捋了捋胡须,也显得有些感叹。他出生于贫寒农家,从士子开始,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这一路的风雨兼程,官场内外无时无刻不存在的防备和算计,简直如履薄冰。走到这一步,其间的艰辛和坎坷,实在是不足与外人道哉的。即便来到徽州府这边,身为地方父母官,但某件事情的算计也还是时刻存在,防不胜防。

平素耳熟能详的词句,在这般场合被许宣做了这样新奇的解读,显得那般天衣无缝。一些上了年纪的读书人被前两句话带入了自己毕生的苦楚之中。几十年寒窗苦读的经历,化作无数纷繁的记忆,轰轰烈烈的在心头碾压而过。日光晴好,但在他们那里却显得有些黯淡,平日里一直压抑着的某些愁苦情绪,万般滋味涌在心头。

这样的许多年如一日的辛苦背后,希望到底在何方,是不是还有坚持下去的理由……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和迷茫。

这些情绪的涟漪到得第三句之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