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捉虫)(1 / 2)
钟氏面对丈夫询问的表情实则感到无奈, 因为她也实在是不知这是何物。
下聘的礼单上也没有写着这个东西, 抬来的小厮们只说是得了主子的吩咐是送过来给姜家小姐摆弄着玩儿的。
她走到金莲台的旁边,绕着它走了一圈细细打量遍儿,越看越觉得熟悉, 这莲台怎的看着竟像是那寺庙里佛像的座下物。
钟氏又想到了上次与宋老太爷们一同来的弘一法师, 听说法师出家前曾是宋景行的俗家师傅,难不成这是自己的准女婿知道她喜佛特意给送来讨好她的?
可这么想来也不对啊,怎么只有莲台不见佛身呢?
钟氏一脸的不解,可眼下这么多人看着她也不好露怯, 只笑着先收下了东西,叫管家登记在册,准备等晚上空了再去问问女儿是否知道其用处。
其实这镀金莲台是宋景行早在皇上赐婚前就叫人打造出来的, 当时何安也曾多嘴问过主子一句,却最终只得一记冷眼飞刀扎的他通体冰冷。
而负责叫人去打造莲台的暗卫们在私下也讨论过不少,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
“你说主子要这玩意儿干嘛使?”
“听说是要给未来主母的。”
“可这东西不能坐也不能睡啊……”
“谁知道呢,指不定主子是要把姜家姑娘供起来呢……”
直到后来也没有人知道这金莲台到底是何用处, 姜思之也曾问过宋景行, 可他却只是笑而不语。
钟氏看这莲瓣坐.台实在是做的漂亮精细,个头也实在不小, 最后便叫人去请了一尊菩萨像来坐于莲台上,供在了将军府的小佛堂里。
很久很久以后,久到姜思之的眼角都已经褶出了皱纹,她才终于窥得了当年这个金莲坐.台的秘密。
那是她无意中在宋景行书房一间小屋的一缸年久泛黄的画里翻出来的,画迹是宋景行的手笔, 跃然于纸上的,是还正年轻时的自己,一袭白衫白裙,手拂尘,臂挽纱,裙底边一双玉白赤足若隐若现,立于莲台之上。
**
宋景行这次下聘来的突然,等六十四抬聘礼通通抬进了将军府里,宋家来负责下聘的男方长辈才正赶到。
这次来的依旧是宋斳同陈氏,这宋斳一进将军府就忙不迭的同姜正则致歉,边说还边数落起自己的孙子,说是连他们都不知道宋景行会突然间来下聘。
还是老夫妻俩起来发现先前府里准备好的聘礼正敲锣打鼓的被人送出去,才知道这孙子又开始自作主张的犯病。
不过如今两家结亲已经是铁定的事实,姜正则和钟氏心里再有不满也不会表现出一二,还和和气气的出言安慰了两个老人,毕竟他们也是清楚宋景行这等不及的心思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家的女儿。
好在昨日姜家才给长公主下完聘,府里多的是先前为下聘准备下的喜糖和银裸子,钟氏便赶紧叫人将东西拿到府外给街坊四邻分下去热闹热闹。
姜家人又是在前院忙活了半天,才算是把院子里珠光宝气的聘礼给清点完,又招待了一会儿也不知是从哪儿得了消息赶来贺喜的各家客人,才算是勉强把今天给应付了过去。
临了送走宋斳夫妇前,钟氏忍不住留了陈氏半刻钟,委婉的说了一下想叫这宋老夫人回去可好生劝道一下自己那傻女婿,千万别再搞突然袭击,累着他们一家子不说,这礼节上也委实是说不过去。
陈氏哪里不知道丢人,总是钟氏说的婉转,可她听得还是觉得一张老脸都发烫,心里想着待回府后可一定要想法子好好收拾一下自己这不知天高地厚整天上蹿下跳惹麻烦的孙子。
宋老夫人最是了解自己的孙子,当天夜里就想出了治他的办法,书信一封就叫人快马加鞭的往山里送去。
他们两把老骨头是没办法管了,可这亲爹亲妈总能管吧。
是以没过几天后,宋景行下朝回府还没来得及回倚竹园里,在经过前院时闻到一股浓郁的药味,就忍不住眼角直抽。
他刚抬脚想逃,就听见熟悉的声音叫住自己。
“是小行回来了啊!阿慊你快来看看,你儿子回来了呢!”
宋景行认命般的转过身,就看见自己的母亲杨氏三步并作两步的小跑到自己面前,动作洒脱,全无仪态。
杨氏踮着脚尖先是摸摸儿子的头顶,又伸手捏捏他的脸,面上喜不胜收:“小行是不是又长个儿了?瞧起来比娘上次见你高多了呢。这十七八岁的孩子长得就是快!”
听了这话,宋景行不光眼角抽,这会儿连嘴角都抽搐了起来,他认真的看了看自己母亲的眼神,见她并无戏弄之意,无奈的捏了捏眉心才开口说:“母亲……我已经二十有一了,而且您上一次见我也不过是一年多前。”
杨氏听儿子说完后有些尴尬,像是有些质疑他般自言自语的说道:“二十一?都那么大了?”
她又仔细回忆了一下,还真隐约记起是年前的样子,儿子似是上山来找过他们,正巧那会儿夫妻俩刚研制出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