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佳人郎君(1 / 2)
时逢九月,敦郡王从北方回到京都。
大厅内,沛国公和郡王妃聊着天,沛国公希望郡王妃替外甥女郑青菡保媒,郡王妃则希望沛国公在内翰院里再找出个文采俱佳的世家公子。
她的九女儿乔静蘅性格骠悍锐意,比起和武官结亲,湿润如玉的文官更适合些。
送别沛国公,敦郡王妃回到雅阁,和乔静蘅谈起此事。
本来,子女的婚事应由父母全权作主,只是乔静蘅这种性子,郡王妃真不敢私下作主。
不说清楚,到时候闹到人仰马翻,谁也吃不消。
郡王妃道:“内翰院的年轻学士大多出身钟鸣鼎食之家,少时便熟读经史,日后注定繁花着锦,你要有意,便去相看相看。”
乔静蘅简短一字道:“好。”
难得有一回,母女两人意见一致。
郡王妃嘴角刚泛起笑意,便听见乔静蘅四平八稳的声音道:“内翰院里的学士,沛国公府的二少爷连城,请母亲安排一下,我想和他相看。”
点名道姓的提到“连城”!
郡王妃的笑僵硬在嘴角,道:“我们和沛国公府是姻亲之家。”
乔静蘅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悠悠道:“那就,亲上加亲。”
“难道,你见过连城?”
“见过。”乔静蘅如实回道:“连城把我当成姐姐,一直恭恭敬敬唤我为大嫂。”
郡王妃的嘴角抽搐几下,停了停,再次抽搐几下道:“敦郡王府和沛国公府几代世交,交情延续的顺当,能结成两家之好自然甚佳,为免生出怨偶,我帮你去打听打听。”
怨偶?
难道连城会瞧不上自己?
乔静蘅不以为意。
今日,诸位夫人已回府,景观楼人去楼空。
郡王妃办完郑青菡的事,对乔静心道:“连家二公子来了,你领静蘅去相看。”
乔静心领着妹妹来到短廊相接的两座水榭,甚是温和地道:“你等的人在亭台,好生相看相看,真定下来,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乔静蘅脸不红,心不跳,坚毅地道:“我早就相中他,是你们不放心,非让我一看再看。”
乔静心向来温婉,此时也隐隐生出掐死自家妹子的意念。
高门大户的小姐必须自个尊重,没脸没躁地把话抖出来,岂不让人低看!
“北方常年水患,大家忙着冶水,礼仪规矩难免松泛。”乔静心肃着脸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到了京都,就得按京都的规矩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乔静蘅丝毫不为所动道:“要按着京都的规矩,我就不该来相看。”
乔静心被她噎得说不出话。
京都确实没有相看的规矩,男女结亲,全凭媒妁之言。
别说相看,结亲前偶尔碰上,也得拿块帕子遮住脸,一脸娇羞的躲开。
只有民风粗犷的北方,才有相看这一说。
相熟的世家要结两家之好,又怕生出怨偶,安排两人见上一面。
怪只怪,九妹是在骊夷的野蛮部落长大,行事作风过于骠悍!
乔静心思量间,乔静蘅已独自走上水榭。
亭台上站着连城,衣服是冰蓝色缎子,五官清澈空灵,双眸如月似星,明亮到让人过目难忘。
她朝他走近。
一时间,山亭对水榭,佳人对郎君。
连城向她行礼,很乖巧地叫了声:“大嫂。”
乔静蘅没有点破,随意一问:“你表妹保媒给内翰院的宋之佩,听说宋之佩年少英才,比你如何?”
“论强学博览,之佩胜;论每日长进,我胜。”
好狡猾的回答。
言下之意,宋之佩目前领先,但他读书力耘,总有敢超之日。
乔静蘅又道:“你在内翰院任职,是诸人羡慕的近臣,日后可想步步高升,拼得功名奕世?”
“大嫂见笑。”连城回道:“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内翰院的职务,仅用来养家活口罢了。”
好一派潇洒,不想在功名上挥洒热情,反而笃意于山水。
有点意思!
和一般的迂腐文人很不相同,乔静蘅细长的眸微眯着道:“今天来郡王府相看,想找个什么样的姑娘?”
连城思索半刻,缓缓道:“我为促成表妹婚事才答应郡王妃和九小姐相看,望大嫂跟九小姐通个气,请九小姐行方便之处,就说没相中我。”
“为何?”
“我生性不羁爱自由,日后不好管束,不想连累九小姐。”
乔静蘅故作了然地点头道:“确实,你生性不羁,日后得确不好管束。”
连城大喜道:“嫂子果真慧眼如炬。”
乔静蘅清冷的脸庞难得泛上笑意,只是那笑,分外可疑。
连城因心情大好,语气也轻快起来:“听说大嫂和九小姐是双生子,两位长相一模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