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章 西游记(下)(6 / 7)
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郡进行贸易。
这些都是有作为的国君所为,也可以说这是举世创举!
只是在这一桩桩、一件件壮举的背后,却是数不清的生命代价和数不清的钱财流失……
国内民声载道,四处开始有了小规模的起义。
朝庭数番告急文书送到了杨广的面前。
大业四年(608年),秋,杨广结束了他西行的壮举率着我们一众人重新回到突利的都斤山,稍事休整后,率着我们一众人返长安。
一路行来,杨广皆是让我和父亲坐在他的御驾中,一来御驾暖和利于我的身体,二来他好随时和父亲商讨一下朝庭局势。
因了杨广对父亲的特殊待遇,我时常可见宇文化及脸上阴诲莫测的神情。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嫉妒。
兴修运河、筑造洛阳城后国库空虚,这个时候杨广应该注重生产恢复国力,而不是一味的逞强好胜、穷兵黩武。而他偏要反向行之……西巡开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国、开展贸易、扬我国威、畅通丝路……
因了21世纪心理学的原因,我对杨广的所作所为很是感兴趣,也特别喜欢研究他的性格,只是无论我如何研究,却不能用21世纪的任何一门心理学科对他进行总结,只能广义的说他是一个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最正确的事情的帝王。
回程途中,虽然已是天高云淡的秋,虽然在御驾之中,但我哮喘的毛病再度发作,父亲吓得不轻,直说‘当初不该让你前来突厥’的话。
如果不来突厥,就不会又随着杨广前往青海和河西走廊,不至于染上这个病……
“长孙将军,有御医在还担什么心?放心,如果观音婢有什么事,朕让那些御医陪葬。”
“陛下,观音婢的身子时好时坏,微臣请求归避乡野为她治疗,请陛下允臣之请。”
当然知道我在父亲心中的分量,杨广默默的打量着我和父亲,最终丢下手中的奏章说道:“长孙将军知不知道朕手中的两道奏章所为何事?”
“臣愚钝。”
杨广指着其中之一说道:“这一份奏章是关于伍云召的。他兵败南阳后投奔了太行山沱罗寨的伍天锡。”
伍天锡是伍云召的堂弟,隋唐第六条好汉……我低头仔细倾听,而父亲和杨广也只当我是在看茶几上的摆设而已。
“后来他又投奔了寿州王李子通处。那李子通久镇河北、兵精粮足、自立旗号,有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从来就不服朕所管。可想伍云召是要借李子通之手再来替父报仇。哦,对了,朕还接到线报,那伍天锡也没有闲着,如今亦在招兵买马、积草屯粮。朕估计不出两年,他们会汇合一处与朕做对。”
“那陛下当发兵围缴,免得遗患无穷。”
“他们的事暂不着急,如今更急的是这一份奏章。”说着话,杨广将另外那份奏章递到父亲的面前,又道:“这奏章上奏明,山东形势堪危啊。”
父亲只是略略的看了奏章一眼,诧异之极,“十三太保反了?”
呃?十三太保?秦琼?门神?我再度竖起了耳朵。
“是啊,不想这秦琼是秦彝的儿子,当年靠山王杨林攻占济南的时候杀了秦彝……唉,更不想多年后杨林会认秦琼为义子当十三太保。世事就是这般有巧,偏偏这秦琼有一个结拜兄弟名唤‘程咬金’的劫了王杠被杨林捉了关在牢中,那秦琼领着三十多号人将那程咬金救出,一并反出山东,投奔了瓦岗寨。”
“臣听闻瓦岗寨的当家是翟让。”
杨广点头,叹气道:“一个翟让不足为惧,一下子去了三十多号人就不得不防。更何况,他们如今扯起了旗号,大肆招兵买马,俨然一个小朝庭了。”
父亲动容怒道:“朝庭?他们是想反了么?想当初瓦岗不过一小打小闹的山寨响马而已。”
杨广轻叩奏折,“长孙将军,往后看……这个小朝庭不但有军师、丞相、还有将军呢。”
父亲又低头细看奏折,吃惊说道:“程咬金自封混世魔王,徐茂功为左丞相、护国军师;魏征为右丞相,秦琼为大元帅,其余一概都是将军……才多久的时间?他瓦岗寨的兵力就达到了万余人?”
“何止。他们动作倒也快,就那万余人居然抢夺了金隄关。这金隄关成了他们瓦岗寨的天然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陛下是否心中已有主意?”
杨广眼神很是阴郁,大有山雨欲来之势。“这个时候要斩草除根、防患于未然,绝不能让它们这般声势浩大下去。朕决定派山东节度使唐璧,靠山王杨林领大军人马攻击瓦岗……朕就不信,小小瓦岗三十几号强盗还能任他们反了天?”
唉……也许就是这三十几号强盗真能反了天,要知道,他们后来可都是李世民的人。
“长孙将军。朕知道你心疼观音婢,朕一样心疼她。她的病痛皆是因朕而起。如果不是陪朕走了这么长的路,哪能落下这一生的疾病?是以朕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