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的长孙皇后 > 051章 西游记(下)

051章 西游记(下)(5 / 7)

之位来得就正大光明么?如果不是你和那个云贱人狼狈为奸,太子又如何能够被废?如何最后不得善终。”

闻言,杨广一时间没有了言语。只是默默的看着白衣女子,然后他叹声说道:“是,朕夺太子之位……”说到这里,杨广居然笑得有些凄怆,他回头看着突厥的大地,眼中充满了留恋,迳自喃喃说道:“如果当初朕知道夺了太子之位仍旧是什么都得不到的话……不如不夺。否则,朕如今也不会如此的无所事事……无所事事……”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杨广夺太子之位是有原因的?当皇帝并不是他最终的目的?

半晌,杨广似从梦境中醒来,回头冷冷的盯着那白衣女子,手中的剑力道加了三分,鲜血自那白衣女子的脖颈处流下来,杨广又道:“虽然你是个忠义的丫头。但……为了安义,你不得不死。你就永远当我大哥的忠臣去罢。”

转瞬间,手起剑落,白衣女子含笑倒在血泊之中。

杨广轻试着剑上的鲜血,“她是安义的奴婢,如果抓回去,肯定会影响到安义。朕相信安义对朕绝无二心。所以……”

所以于公于私都得将这白衣女子杀了,否则安义在突厥的日子必不好过。

大业三年(607年),秋,隋皇妃云昭训陪杨广巡幸途中染疾,不幸魂归异乡。

云昭训简单的葬在了突厥的大地上。

墓地前,杨广的身影显得很是孤寂。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这首《野望》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人说文品如人品……这杨广越来越似谜般令我不解。

而他的眼神,一如当初看着我般,透过我看着另外的一个人。如今,他似乎透过这座墓看着另外的一座坟墓。

我坚信,这首诗不是为了云昭训作的,一定不是……

看来,杨广的心中有一个惊天的秘密,一个他夺太子之位也好、夺皇位也罢,如今得到了却反令他无所事事的秘密……

“观音婢,朕杀人无数,却从来没有去尝试人的血是何味道?你能不能够告诉朕,你怎么知道人的血是咸的?”

天……那天情急之下又露馅了吗?再该如何?我缓缓的低头答道:“回陛下。观音婢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名唤杜如晦,他很是聪明……”

顺带的,我将杜如晦在船上破案的事讲述一遍,这才说道:“正因了此,观音婢从他那里学了不少的东西。”

杜如晦,你就原谅我吧。反正你和你爹已不在长安了。相信杨广不会过于惦记。

“杜侍郎的小公子居然这般聪慧,可惜可惜,前段时日那杜侍郎语出抵撞,朕贬那杜侍郎去了滏阳做县尉……宇文丞相,回京后,记得提醒朕,重新启用杜侍郎。”

“是,陛下。”

好险。总算是圆过去了,以后定当时刻小心翼翼,不再出风头。

“陛下,北部契丹一族知陛下巡幸我突厥,突举全族之兵而来。”

契丹向来居于突厥大地以北,少有来往,如今却举全国之兵,看来他们也有进取中原的野心了。

杨广闻奏,一声轻笑,“有我长孙郎在此,他们又能奈我何?长孙将军,朕要御驾亲征,不破契丹不归。”

我担心着父亲,但在突厥这块大地上,父亲又怎么能够置杨广的安危而不顾?再次身披战袍的父亲将我托付予萧皇后和大妃,他护着杨广车驾迎战契丹。

杨广的自负、父亲的骁勇善战、突利的联兵,契丹大军很快溃不成军,杨广直追至契丹腹地,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归来,杀其男子,以女子及畜产之半赐突厥。可以说,杨广这次对契丹之战,从根本上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

庆功晏上,杨广豪气赋‘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一诗,让我再次领略了他诗作中的魏武之风。

只是,杨广的自负远不止此,很快的他又带着我们一行人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恶劣的自然环境,暴风雪的袭击使随行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杨广也狼狈不堪,在路上吃尽苦头。

由于西北地区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再加上杨广西行正赶上冬天,那里的温度长期处于零度以下,是以我再度咳嗽起来,一度出现呼吸不畅、差点毙命的危险。好在随行的御医经验丰富,终救我于危难。只是从此,我落下了一个时不时咳嗽的毛病。我知道,这是肺水肿引发的哮喘后遗症。

可是,我没有责怨杨广。相反的,陪着他西巡,我亲眼见识了青海、河西走廊,见识了这个历史上所谓的‘暴君’再度打通被隔离的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抵达西北这么远地方的皇帝,只有杨广一人。

他不但促成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在到达张掖郡后,他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引得西域二十七国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