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找好了“下家”(3 / 6)
“是东汉时候的登基台了。玉玉不必太过大惊小怪。”李泰缓声说道。
萧玉琢这次却固执的很,“既是东汉时候的登基台,这会儿定已经朽坏破败,还有什么好看的?”
李泰微笑看她,“也有好奇的游人时常来看,此处已经变为游览之处了。”
萧玉琢狐疑看他。
李泰微微一笑,“且今年年初的时候,宛城府衙已经派人整修加固了这里,以免游人在这儿出意外。”
萧玉琢看着他脸上笑容,心头一凝。
宛城府衙整修加固登基台?
这真的是为了方便游人游览的?
会不会还有别的用意?
萧玉琢正在怀疑之时,果然瞧见有旁的船只靠近了河心的孤岛。
今日阳光正好,太阳下头已经很晒人了,白河上却清风阵阵。
是以乘画舫游河的人不在少数。
瞧见真有游人登岛游览东汉末年的登基台。
萧玉琢才信了李泰所言。
“玉玉未瞧见,岛上还有许多小商小贩,娘子善经营,应当知道,这里虽曾经是登基台,如今修缮好了,却也是一处商机呢。”李泰笑道。
萧玉琢对他所言将信将疑,商机不假,但谁知道是不是故意借此掩人耳目呢?
“小重午想去登基台上看看么?”李泰逗小重午,“看看东汉时候的皇帝,登临帝位是个什么情形?”
“我们不去!”萧玉琢仍旧坚持。
李泰见她脸色不好,终于没有再勉强。
一行人乘船而下,又在下游换乘了马车。
重午今日玩儿的很开心,他太兴奋了,小孩子精力总是有限。
待坐上马车一晃,奶还没吃上几口,他就睡着了。
从白河下游,回到玉府上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
李泰将萧玉琢母子一行送到了家门口。
萧玉琢没让他进门,门口就作别。
李泰微微笑道,“看你们进门,我就回去。”
萧玉琢眉心一直很紧。
回到家中,她刚想松上一口气。
却见厅堂里一人独坐,脸黑沉如锅底,浑身的冷气叫人一下子从端午回到了寒冬腊月。
奶娘本想抱着小重午上前行礼,但见这人神色,立时回过神来。退到萧玉琢身后,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你……回来了。”萧玉琢面色僵滞。
景延年说会提前回来,可一直到端午这天,他都未曾出现。
越王来的时候,已经是辰时了,还未有他的音信。
原以为他又不回来了,没曾想……
景延年面沉如墨,一言不发。
小重午似乎都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忽而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他瞪眼四下看看,“咿咿吖吖”的哼唧了几声。
景延年的目光落在小重午身上,“抱过来。”
奶娘一阵犹豫,看了看萧玉琢的面色。
“呵,我是他爹,倒不能抱他了么?”景延年语气冷讽的问道。
奶娘连说不敢,上前将小重午递进景延年怀中。
许是景延年浑身冷气太重,小重午一到他怀里哇的一声就哭了。
景延年脸色霎时间变得极为难看。
厅堂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郁气氛。
“他刚睡醒,今日吃了些瓜果,或是想尿了。”萧玉琢轻声说道。
小重午听到他娘的声音,连忙扭着脸四下寻找,“阿羊……阿羊……”
他边喊边哭。
萧玉琢上前,景延年立时抱着孩子躲闪到一边。
他叫人奉了木盆来,把小重午尿了。
放缓了神色对小重午道:“怎么,重午连阿爹都不认识了么?”
小重午撅着嘴,在他大腿上踹了两脚。
景延年叫人打开一旁放着的箱笼,“阿爹给重午带了生辰礼物来呢。”
景延年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从箱笼里拿出东西来。
有精致吊着缠枝花纹的小木剑。有漂亮的小弓,还有木头短刀,匕首……
最大的那件儿,是一头木头做出的漂亮小马。
这马做的栩栩如生,连马脖子后头的马鬃,似乎都纤毫毕现。
叫人一眼望去,好似这马随时都能扬蹄飞奔起来似得。
若非对马了解至深,若非用心雕琢,绝不可能将这小马做的这般出神入化。
精巧的是,这小马下头还装了四个木头轮子。
景延年把小重午放在马背上,一手扶着他,一手推着小木马。
那马儿“跑起来”,小重午立时就笑了。
景延年冷若冰霜的脸。总算被融化了些许。
萧玉琢站在一旁,看着这对父子,不知该说什么好。
景延年自打她进门到现在,还未跟她说过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