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找好了“下家”(2 / 6)
的小玩意儿,一手抓着李泰头上玉带不松手。
萧玉琢想要强行把他从李泰怀中报过来的时候,他小小白嫩的手指头,却颇为有力,抓着李泰的衣襟子,哇哇的哭。
他哭声叫人震耳欲聋,却是干打雷不下雨。
“好了,孩子生辰,你叫他哭什么?”李泰板着脸。轻斥萧玉琢。
萧玉琢气得七窍生烟。
却见人家两个,到好似“同仇敌忾”玩儿的开心。
“爹爹今日给你准备了游船,带你去看看白河上的风光如何?”李泰抱着小重午,说道。
萧玉琢立即反对,“越王殿下,孩子还太小,不能出外坐船。”
李泰轻瞟她一眼,“为什么老话儿说,女人带出来的孩子不行呢?就是因为不叫他出门见世面,总拘在家里头,孩子若不看看外头天高地阔,如何能有大丈夫胸襟气度?”
萧玉琢一阵无语,她是会把孩子拘在家里头的内宅妇人么?
她不过是不想孩子跟着越王在一起罢了!
越王先“收买”了小重午,“干爹”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变成了“爹爹”。
小重午很给他面子,在他怀里,“耶耶,耶耶,”叫的很亲。
萧玉琢不许他出去,他扑在李泰怀里大哭了一场。
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眼泪鼻涕在李泰胸前,抹满了胸襟。
李泰板着脸道:“玉玉,你跟我过不去,还是跟孩子过不去?看在我也照顾他一段日子,真心将他当做义子的份儿上,我带他出去玩儿上一日半日的,很过分么?”
萧玉琢气闷,不忍心孩子这般哭。
单独让小重午跟着李泰出门,她又不能放心。
她原本是叫奶娘跟着,在另外派几个长青帮的护从。
可小重午不肯,一手抓着她的衣袖,一手拽着越王头上玉带。
萧玉琢无语,心道你这般,你爹回来不打烂你的屁股?
可左等右等,一直不见景延年人。
她磨磨蹭蹭的,乃不过越王一直引诱小重午。
一行人离开玉府,去了白河上。
白河从伏牛山玉皇顶发际,流经洛阳,宛城,从荆州注入汉水。因河中沙子净白而得名。
越王果真准备了一艘游船,有上下三层。
游船很漂亮,上头还准备了好些瓜果点心。
宛城这时节并没有什么应季的瓜果,这些瓜果多半都是南方产了运来的。
如今没有飞机轮船,从南方贩运水果来,十分不便。
是以这些水果都极为昂贵。
小重午已经长了六颗小牙,李泰叫人切成小块儿的瓜果,他吃的开心,吸溜吸溜的,一会儿就把胸前吃的如染坊一般花哨了。
李泰一直抱着他,身上也被他抹得黏腻脏乱。
可李泰这从未当过爹的人,脸上竟有出奇的耐心,眼目之中尽是一片慈爱。
他时不时的抬起脸来,用比看着小重午更为温厚的目光看萧玉琢一眼。
萧玉琢直觉心头乱颤。连忙别开视线,不肯与他对视。
他的眼睛一定是有毒!
萧玉琢默默心说。
一开始小重午的眼睛还会到处瞟着找萧玉琢。
后来跟李泰玩儿的欢,连他的“阿羊”都不找了。
抱着李泰的脖子不撒手。
“叫爹爹?”李泰时不时的就用这句话逗他。
小重午口中的“耶耶”不多时,还真被扭的有几分“爹爹”的味儿了。
萧玉琢眉头紧皱,目光沉沉的看着李泰。
这人真是……想要儿子不能自己生么?
“再往下游,河道加宽,河中有个小岛。”李泰不知是对萧玉琢说,还是在对小重午说。
萧玉琢站在二楼船舷旁,极目远眺。
隐隐约约的,似乎确实瞧见河中一片绿荫。
“那岛上还有些故事呢,东汉末年,刘玄曾在岛上修登基台,当时大臣们位高权重的就在岛上看他登基问鼎九五。官职低些的。就在白河两岸。”李泰缓缓说道。
萧玉琢的目光落在李泰身上。
李泰恰也看她,他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玉玉可知道,宛城是个好地方,不光刘玄在宛城登基。就连西汉的刘秀,也是在宛城起兵。”
萧玉琢心头一跳。
他突然说这么两件事,是有什么用意么?
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宛城的故事可不止这么两庄吧?那么多的事儿,他不提,偏偏提了在宛城登基的刘玄,在宛城起兵的刘秀。
萧玉琢心头不宁,她看着抱着自己儿子的李泰。
忽然觉得这个人似乎危险起来。
“重午,爹爹带你去登基台上看看如何?”李泰笑着对重午道。
重午兴奋的拍手笑。
萧玉琢却皱紧了眉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