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燃烧的冲绳 (6)(5 / 11)
也象滑稽戏服。
李中校不在现场。他和一个新增援的连队杀向马蹄山凹部。他恨透了那个迫击炮阵地,专门把几箱炸药绑在谢尔曼坦克上,准备把敌炮阵地连锅端掉。
折钵山上是很危险的。首里、那霸的远程炮早测准了射点,闭着眼睛就能打中山头。惠特尼上校冲向折钵山南侧反斜面,看到山坡上也散布着美军和日军的尸体。李中校消灭了四十四旅团的反击兵力。用他的话讲:“没什么窍门,就是象田径运动会一样,一颗接一颗地投光了一车皮手榴弹。”
从前线回来的士兵报告惠特尼:“凹部的敌人迫击炮阵地全部被炸平了。我们跪在悬崖边上,把一箱箱炸药和手榴弹投下去。山凹部成了一个怨气冲天的火山口。任何人也无法活下来。他们杀了我们这么多弟兄,任何报复也解不了我们心头之恨。”
经过三天三夜的肉搏战,惠特尼团终于前出到安里河边。现在,他向左旋转,就可以切断首里的退路,向右旋转,就可以包围冲绳首府那霸市。
惠特尼站在一处山丘上,用望远镜瞭望首里城。首里笼罩在雨帘和硝烟中,雨声压倒了枪声,风把雨云吹扫过冲绳,雨水把冲绳变成泥潭。在泥潭中,两支杀红了眼的军队进行了近两个月苦战,大自然和人一起哭泣。如果这哭声能惊动上苍,惠特尼直想问问上帝,战争是否就是他给人类留下的巴比伦塔。
砂糖山终于占领了。在“海魔”剑与火的历史上,又添了一个新名字。在冲绳,这类名字比比皆是。什么“袋鼠”、“鳗鱼”、“海龟”、“鸽子蛋”、“血磨”,什么“巧克力糖”、“抽筋”、“竖笛”、“圆锥山”。虽然,这些海拔几十米、一百多米的小丘不及欧洲那些古都名城那样容易被人们记住,受到注意,得到荣誉。但是,惠特尼上校觉得:他攻占砂糖山如同攻克柏林一样自豪。
第23节
西蒙·波利瓦尔·布克纳尔中将没有算错,五二高地失陷以后,首里防线已成一触即溃之势。美国海军陆战队从西方包抄首里;克服了圆锥形高地的美陆军九十六步兵师从东方包围首里。稍有迟疑,第三十二军将被合在钳口之中。
牛岛满中将被迫下达撤军命令。整个三十二军军部、后勤单位和前线部队残部,陆续撤向冲绳南端的八重濑岳、与座岳和真荣平村一带。这一带山势险恶,天然洞穴密布,沟豁深陡,宜守难攻。牛岛的军部退入冲绳南海岸,在摩文仁渔村附近一个巨大的石灰岩洞穴中继续指挥。
整个撤退均在夜间进行。任何交通工具都被美军炸毁了,除了很少的几匹马,全军在泥浆中行军。在雪亮的照明弹下,美军的舰炮和陆炮劈头盖脑往下砸,大批伤兵、女学生护士倒毙在路旁。对美军不利的大雨也影响了撤退速度。女学生扶着缠满绷带的伤兵,老兵拄着步枪,军官一身泥水,垂头丧气,每逢炮弹在空中呼啸,大家就不顾一切地卧倒在泥汤里,景象非常凄惨。
从南风原陆军医院撤下来的伤兵队伍很长。护士们在两个月无止无休的劳累中已经支撑不住了。她们被岛田知事强征来,洗绷带,上药,护理,做饭。每个人都被阴湿的洞穴生活和繁重的劳务折磨得不成人样,她们最初一看到尸体和开肠破肚的伤口就恶心得吃不下饭,现在已经麻木了。她们往南走,南方会给她们带来什么安全呢?南方有山,山后是海,退无可退了。她们被告知一旦被俘,将被强奸后杀死。此话有真有假。美军安顿了一些平民和战俘,但也虐杀了一些平民和战俘泄愤。美军有时任何人都不相信,遇到一个洞口就用喷火器烧一通,然后用炸药封死。
日军的重伤员象塞班岛一样,每人分配了毒药,到时候请自己动手自决了。轻伤员也没有任何希望,绷带、纱布、脱脂棉、消毒药和一切卫生器材,不是用光,就是抛弃了。他们只是机械地走着,穿过波平、座波、高岭和真壁,来到摩文仁村。新的野战医院是一个倒悬钟乳石的大岩洞,人们将在那里呆到最后。他们每人都清楚守岛部队的最后命运。恶臭弥漫,伤口坏烂,美军的炮声越打越近。同几个女孩子一起上靖国神社,三十二军的伤兵们觉得,他们比已经死在太平洋上的几十万同胞们强多了。
布克纳尔中将终于采纳了盖格和范德格里夫特中将的建议,把陆战六师从前线抽出来,做了一次有限度的敌后登陆。登陆地点选在那霸南方的小碌半岛北海岸。登陆以后,日军抵抗轻微,陆战六师师长谢波德少将还以为是一场轻松的战斗。但随着美军的步步深入,日军的抵抗又渐渐强化起来。谢波德将军投入了他的全部三个团,绕过孤立的抵抗据点夺路前进。他认为已经钻透了日军的防御硬壳,就尽可能地推进,杀人,焚毁敌人军用物资。小碌半岛的平坦地形终于走完了。陆战六师的第四团遇到了小碌村南方的坚固防线。谢泼德灵机一动,让四团向左后方旋转,一下子把小碌村包围住了。日本海军冲绳部队司令部就驻扎在小碌村,等大田实少将接到了要他向八重濑岳转移的命令,小碌村已经被围得铁桶一般了。
冲决日军防线的堤坝以后,布克纳尔中将灵感如泉涌。他将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