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4 / 10)
。在夏玫玫参军之后,萧副司令本来想让她改行学医或者搞机要通信,萧夫人跟夏玫玫一谈,都被驳斥了,夏玫玫说她不能见血,见血头晕,而且闻不惯来苏水的味道,闻了就想吐。自然是没法学医了。搞机要通讯也不行,夏玫玫说她对于数字和机器过敏,在电器附近坐长了手脚麻木——这些话当然都是遁词了,说白了一句话,她就是喜欢跳舞。
后来萧夫人就做萧副司令的工作,说玫玫这孩子,看来就是搞艺术的,搞医太理性,不符她的性格,机要通信又很枯燥,孩子不愿意放弃专业,就别勉强她了。
几年后,就在萧天英家里,夏玫玫认识了韩陌阡。
那年韩陌阡二十六岁,刚刚受到萧副司令的赏识,正处于小心翼翼的阶段。打从第一次见到夏玫玫起,韩陌阡就知道这是个聪明的丫头,也知道这不是个听话的丫头。虽然那时候她年纪还不大,却已经是个很有主意的女孩了。
但是,他喜欢她,喜欢她那双骨碌不定的眸子,喜欢她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脾气。当然,她很倔,也经常干傻事。
有一年夏天,夏玫玫不知道从哪里把她舅母过去穿的一件湖蓝色旗袍翻出来了,那天萧副司令家里正好来了几个老部下,警卫员又泡茶又削水果忙不过来,她便自告奋勇帮一手,谁也没有想到,在大批“封、资、修”的年代,在视奇装异服为洪水猛兽的萧副司令家的客厅里,会有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大模大样地招摇过市——她是故意的,她原来以为她肯定会得到一些表扬和赞叹——这女孩好漂亮啊!可是,她没有听到这样的话,萧副司令家客厅坐着的人都表现出临危不惧的表情,用一种奇怪的、就像是看一个稀有动物的神情看着她,谁也没有说一句恭维话。
事后,萧副司令大发雷霆,不仅将夏玫玫狠狠地训了一顿,指责其“小小年纪就妖里妖气的不本分”,而且还把夫人痛斥了一番,说她不该不检点,不把那些资产阶级的东西放好,诱导孩子犯错误,甚至还有怂恿包庇的嫌疑。
终于有一天,萧天英当着夏玫玫的面对韩陌阡说:“玫玫初中还没毕业就参军了,那些年学校又不像个样子,这孩子读书少,小韩你要帮她多读一点书。数理化我看就算了,那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攻上去的,你可以帮她在文科上下点工夫,尤其是文学,搞艺术的,没有点文学修养不行。
萧副司令有这样的委托,韩陌阡当然受宠若惊,这不是一般的信任啊。可是在为夏玫玫选书的时候,却有点费脑筋。虽然当时进行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但是十年特殊岁月毕竟在人们的心灵里留下许多捉摸不透的东西,尤其是老革命的心理很难把握,弄得不好,首长要是不喜欢,刚刚靠上去的亲近就会受到损伤,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有一天韩陌阡便夹了几本书到萧副司令家里。萧副司令的夫人是军区总医院的门诊部主任,老知识分子了,翻了翻韩陌阡带去的书,无非是《树立无产阶级的文艺思想》,《我们的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之类。
萧夫人笑笑说:“别让玫玫再看这些了,艺术是有自己的规律的。”
韩陌阡有些尴尬,说:“图书室里都是这些东西,我看的那些书又不太适合玫玫看。”
萧夫人想了想,对夏玫玫说:“对了,那一年总医院破“四旧”,把俱乐部图书室给抄了,我觉得那些书烧了怪可惜,让你马叔叔暗中留了几箱,就在你萧歌姐姐的屋里藏着,你们可以拖出来翻翻,说不定那里面有好东西。”
韩陌阡闻言大喜。
那个星期天的上午,他和夏玫玫钻进萧歌原来住的那间卧室里,从床底下拖出了四个木头箱子,里面多数都是医学专业书籍,也有一些古典文学,居然还有《登坛必究》、《太白阴经》和《纪效新书》,更让韩陌阡惊喜的是,他居然在那封存了若干年的、已经陈旧了的故纸堆里,看见了普希金、雨果、巴尔扎克、莫泊桑……天啦,那一瞬间韩陌阡的心在剧烈地颤抖,这些名字对他来说是多么熟悉啊,熟悉得就像每天夜晚都可以看见的天上的星星。可是这些名字对他来说又是多么遥远啊,遥远得也像每天晚上都可以看见的天上的星星。在他前二十六年的历程里,除了专业书籍和毛主席语录,他读的最多的就是马恩列斯著作。但是,就在那个上午,在萧天英家里的那个十几平方的房间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群星璀璨,珠宝生辉——在中国以外,在仍然处在水深火热的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人群当中,那些耀眼的明星终于真实地出现了。
韩陌阡竭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激动,对夏玫玫说:“首长要你提高文学修养,你就先读这本《莫泊桑小说集》吧。”
在韩陌阡说这话的时候,夏玫玫并没有理睬他,她也进入了自己的境界。先是翻出了一本诗集,是惠特曼的《我歌唱带电的肉体》,夏玫玫火眼金睛,一眼就认定这本书与她的专业有某种联系,她是搞舞蹈的嘛,她想看看大师对于人体是个什么态度。接着,就是一通大刀阔斧的倒腾,凡是她一眼没有相中的,一概扔出几米开外,凡是初选认为有些意思的,则统统放在身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