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章 倔强(2 / 4)
刷资金,自己销售部分新书。为了早日将新书印刷出来,罗刚答应了对方要求。
回来后,如何筹集印刷资金成了罗刚一块心病。他想尽了许多办法也不奏效。
这件事使同去的执笔老师也感到十分棘手。
罗刚想来想去,现在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借钱印书,等新书卖掉赚了钱再还给别人。开始,他找了几个玩得好的朋友。那几个朋友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情况与罗刚差不多,想帮他就是力不从心。
罗刚想到腾里格,找到他请他出出主意。
腾里格二话不说,将自己存折上的一万元钱拿出来给了老战友。印书还差两万元。于是,他两便分头去找人借钱。
因为是罗刚自己的册子,而且又不是教育或政治一类书籍,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也不好直接插手管这件事情,更不好从财务上动钱借给他。罗刚是个明理的人,知道这件事情部门和单位都有一定难处。因此,他没有去相关部门和单位请他们帮忙借钱。
腾里格空着手回来,告诉罗刚借钱实在太难了。
罗刚知道腾里格尽了力,尽管没有借到钱,还是很感激他帮忙。
腾里格说战友之间帮忙,是应该的不用感谢,何况几十年来罗刚是那样关心和爱护他。
有个老板想给罗刚帮忙借钱,被罗刚婉言谢绝了。因为罗刚晓得对方是放高利贷的,他根本不想卷入这种纠纷的旋涡里去。
后来,有两个私营老板知道此事后,主动找上门来愿意借钱给罗刚。他们说:“罗刚是抗美援朝功臣,为我们办了不少好事。现在他有困难应该帮一帮,不要说是借,就是给他钱我们也愿意。”
罗刚非常感谢他们,最后从他们那里借了两万元钱。
借钱的问题解决了,新书销售问题又摆在面前。
罗刚与腾里格商量,干脆向社会推销先卖掉一部分再说。
这时候,县体育局的领导知道了此事,主动把罗刚请到局里问明情况。当他们了解到罗刚有销售八千册新书任务时,马上把武术学校的校长叫来,给他分配了部分新书销售任务。他们还答应剩余的新书与邻县相关单位联系销售。
罗刚紧紧握着体育局长的手,说:“谢谢领导关心和爱护!”
体育局长笑着说:“罗老师本身就是武术骨干有困难,体育局应该多过问。”
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罗刚的新书印刷出版了。之后,罗刚完成自己销售任务,还了债还赚了一些钱。
罗刚从自己的劳动成果里面,第一次尝到了酸甜苦辣。那天下午,他特意从街上买了一瓶好一点的酒,叫妻子炒上几个菜和一盘花生米,邀了腾里格和那位执笔老师,到自己家里饮酒庆贺起来。
腾里格高兴地倒了一杯酒敬罗刚,说:“老战友,祝贺你出书了!”
罗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这都是老师执笔的功劳。”
执笔老师笑了笑说:“不不,没有你感人的事迹和深厚的武术功底,我就是写的再好也无济于事。”
腾里格赞同执笔老师的说法,应声说:“老师说的对,没有老战友的素材哪有新书出版。”
罗刚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你们大家关心支持,我罗刚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没有用。”说罢,邀他俩举杯“来,为了我们成功干杯!”
腾里格举杯,说:“来,干杯!”
执笔老师举杯,说:“好,干杯!”
三个人同时仰头一饮而尽。
有了新书印刷出版基础,罗刚在县城有点小名气。
许多人都对罗刚伸出大拇指说:“想不到罗刚不仅是抗美援朝功臣,而且一身武功真是了不起。”
有的武术学校敬佩罗刚人品和武功,愿意出高额工资聘请他当武术顾问。
腾里格有个新的想法,给罗刚出主意,叫他聘用几个拔尖武术教官,支持罗刚自己办武术学校。
罗刚把腾里格叫到自己家里,两个人谈起了办学校的事情。
腾里格瞅了罗刚一眼,神秘的说:“老战友,我看当顾问不如当校长。要么干脆自己办个手续,挂牌成立武术学校,我来当总务搞后勤,替你管吃喝拉撒的事。”
罗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从长远利益来看办比不办要好。顿了顿对腾里格笑一笑说:“你这个主意比较好,让我再慎重考虑一下。”
腾里格用期待的目光望着罗刚,说:“我等你的好消息。”
罗刚考虑了两天决定自己办武术学校,当他把这个想法与体育局长一说,局长支持他。很快,罗刚写的办校报告批下来了。
为了选址,罗刚与腾里格来回跑了几个地方。有的不是地方太小就是太偏避,有的地方理想可是房租费又太贵。最后,还是腾里格托熟人,找到一所合并后剩下来空着的小学学校。教育局领导知道是罗刚办武术学校十分高兴,答应租给他并给适当优惠。
罗刚承租以后,将学校改成武术学校,并添置了一些设备,订做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