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章 倔强(3 / 4)
完的往事,品不完的情感永远珍藏在他的心底。
当武主任得知罗刚来丹东的消息后,特意到友谊桥旁边来接他们。原来,武主任老家就在丹东。通过熟人关系调回老家后,安排在市商务部门管理档案资料。现在,已经退休在家里休息。
在武主任家里,罗刚他们与武主人一家寒暄问暖后,三个老战友开始拉起家常:
武主任关心地问:“你们还好吗?”
罗刚和腾里格齐声回答:“好。”
武主任单独问罗刚:“你家里怎么样?”
老连长知道自己老部下的个性,有点困难都自己扛着,从来不向组织上伸手要这要那。于是试探问:“生活上怎么样?”
罗刚:“可以。”
武主任知道罗刚说的“可以”含义是有困难能扛住的意思。于是做他的思想工作,语重心长地说:“罗刚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轨中,有的企业和企业性质的单位出现一些困难和不适应,这是暂时的总会解决。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任何时候信仰不能动摇。祖国越来越强大,明天是美好的。”
罗刚点了点头,说:“请老首长放心吧,罗刚记住了。”
武主任放心的点点头。
罗刚喝了一口茶,心里感到舒畅极了。
武主任见他们不作声,劝大家动手多吃一些水果,并且从茶几上的水果盘里拿了三个苹果削好后,分别递给罗刚夫妇和腾里格吃。
罗刚双手接过苹果,说:“谢谢,我来,我来。”说完,又将苹果递给坐在旁边为人老实话语不多的老伴。
武主任妻子已经将另一个削好的苹果抢先递给了罗刚的老伴。
罗刚没办法,只好自己吃了起来。
武主任起身走到饮水机旁边,分别给罗刚等客人加了一些开水。之后,又问起罗刚女儿情况。
武主任:“你女儿现在还好吗?”
罗刚淡淡一笑:“应该还好。”
武主任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解的问:“什么叫应该还好?”
罗刚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实不相瞒,女儿到浙江温州打工结婚后,就很少与我们联系了。有时女儿来封信,了解情况后放心了,也没有及时回信。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儿女自有儿女福。当父亲的罗刚始终是这样想。
武主任不同意他的观点,反驳道:“儿女都是父母身上肉,行走千里都担忧。”
罗刚争辩:“人老了,担忧又有什么用呢。女儿嫁得那么远,我是鞭长莫及呀。”
武主任话语中有几分同情:“是啊,儿女在身边,什么时候都能看见。人年纪大了,身体要比以前差一些,万一生病住院也好照顾。”
罗刚赞同的点了点头。
武主任想到这里,仍然不忘记安慰罗刚,话尾一转又说:“不过没有关系,现在交通方便,即使大人患病,打一个电话,孩子一两天内就能赶到身边。”
罗刚很欣慰附声应道:“对对对。”
武主任提醒罗刚:“这次回去顺便可以看看你女儿一家。”
罗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啊,机会难得,我想顺便去看一看。”
武主任补上一句:“代我向他们一家问好。”
罗刚笑了笑,说:“一定一定。”
临别时,武主任特意请罗刚他们三人在酒店吃了一餐饭。
吃罢饭,酒店里正播放《送战友》歌曲,罗刚感到心里有点酸酸的不是滋味。望着两颊发白的武主任,罗刚知道这一辈子,战友再见面的机会恐怕不会有了。想到这里,他的喉咙开始咽哽。
武主任也感到自己和两个战友都是上年纪的老人了,罗刚和腾里格他们这一离去,自己今后恐怕是见不着了。
三个战友不约而同地伸出双臂紧紧的抱在一起。此时,没有什么比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更浓。……
浙江温州市。
罗刚等人刚下火车,女儿和女婿以及外孙一家人早已经在火车站出口处等候。
女儿见他们走出来,主动上前高兴的喊道:“爸,妈,腾叔叔,你们都来拉!”说完,右手指着左手牵的小男孩又介绍“这是你们外孙。来,东东,快叫外公,外婆,腾爷爷。”
懂事的东东很乖的叫了一声:“外公!外婆!腾爷爷!”
罗刚老两口喜得合不拢嘴,先后应声:“唉,唉。”随即向女婿介绍陪同来的腾里格。女婿主动上前与大家握手。之后,他接过岳父肩上的挎包,领着他们上了公共汽车。
女儿家里虽然简朴,但是却布置的干净整洁。进门一看就知道房间的主人是个勤快能干的人。
罗刚打量了一番,估计是七,八十年代的房屋,使用面积约八十平方米。估计原来房主搬了新房,旧房一般出租给外来人员。
坐定后,外婆和腾里格开始逗东东玩。罗刚父女俩相互拉起家常来:
女儿总是担心父亲的身体,首先开腔:“爸,你身体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