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章 倔强(2 / 4)
坐在前排的腾里格也深有同感,接过罗刚的话搭腔:“变化是太大了,许多地方我都不熟悉了。要是我一个人来丹东,一定会走错路的。”
罗刚颇有兴趣的说:“这次来,我们要抽时间好好看一看,四处走一走。”
腾里格赞同的回答:“是要好好看一看。让嫂子也多见识一下。”
罗刚妻子有些感激,对腾里格说:“谢谢你们!”
腾里格幽默的回答:“要谢就谢老哥吧,我们都是托他的福。他是我的福星啰。”
陪同罗刚去丹东的妻子从来没有到过东北丹东,对看到的一切感到格外新鲜。的确,对于南方人来说,北方本身就是一个谜。
汽车拐了几个弯后向市内一家宾馆驶去。
丹东市人民医院。
在医院门诊的墙上,罗刚看到了医院简介:医院创建于1948年2月,坐落在丹东市振兴区振八街。开放床位近400张,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拥有疼痛科等重点专科,属于国有三级综合性医院,也是民政救助定点医疗机构。
老战友腾里格随同丹东市民政局的同志一起,给罗刚看病挂号,排队。
主任医师听完陪同来的腾里格,介绍了相关情况后对罗刚很钦佩,仔细看了罗刚的左脚和左腿部,为他做了相关检查。在有关科室和医护人员的配合下,较短时间内给罗刚接上新的假肢。
看到罗刚安上新假肢后行走自如,医师们都放心笑了。
在医院疗养一段时间后,罗刚顺利出院了。
趁着这个机会,丹东市民政局的同志特意邀请罗刚他们,参观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地方。
罗刚和腾里格都表示感谢。
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锦江大街68号,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鸭绿江畔。纪念馆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纪念馆三大主体建筑组成的建筑群融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特色于一体。陈列馆的平面布局呈品字形三层建筑,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楼高19.4米,上有5个民族的小景。
罗刚他们来到陈列馆序厅,只见正面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毛主席和彭德怀的巨型雕像,两侧分别是志愿军战歌和中共中央主席毛主席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
陈列馆内容分为抗美援朝馆,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英雄模范烈士馆四大部分。
罗刚他们走进全景画馆,画馆里面陈列有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画面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为背景,以清川江畔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等阻击战为重点,形象地反映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罗刚等人来到纪念塔下面,仰头望去纪念塔很高。有人告诉他塔高53米,象征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
纪念塔正面是邓老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镏金大字,背面是记载志愿军业绩的塔文。
露天兵器陈列场,陈列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以及志愿军缴获敌人的重型武器。
看到这些武器,罗刚想起了当年抗美援朝激烈的战斗场面。眼前的大炮和坦克仿佛抖动了起来,震耳欲聋的枪炮声犹如在耳边响起。
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志愿军烈士墙”旁边,罗刚他们清楚的看到“志愿军烈士墙”的中间花环里标有志愿军烈士数字:183108,墙的两边都是该馆统计的各省区市牺牲人数。罗刚的眼睛随着数字移动,只见上面写着:
福建1173人,甘肃1259人,河北11853人,山东19766人,吉林18499人,辽宁13374人,湖南11541人……
罗刚的目光停了下来,他的眼睛开始湿润了。许多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为了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在异国他乡长眠了,永远离开了他们。安息吧,我的战友。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就在两个多月前,即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40周年纪念馆落成。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总书记同志参加开馆仪式并为纪念馆剪彩。从此,纪念馆永远成为人们参观悼念抗美援朝烈士的地方。
从纪念馆走出来,罗刚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仍然沉浸在对战友悼念的悲痛之中。
按照预定计划,罗刚三人邀请去鸭绿江参观。他们和来自河南的志愿军老战士胸前佩戴勋章与丹东边防检查站的守桥官兵一起登上中朝友谊桥,唱响《志愿军之歌》,重温当年激情岁月。
鸭绿江的水也被他们的歌声感动了,歌声推动江水起了波浪。波浪随着歌声一荡一波地向前涌去,久久不息。
罗刚和老战士们胸前佩戴的勋章在太阳照耀下金光闪闪,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罗刚离开了友谊桥,一步一回头,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