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章 勋章(2 / 4)
罗刚分到侦察排不久,奉命去志愿军141师师直侦察连办事。走了大半天,进入141师刚到师直侦察连门口,就被一位战士拦住,很礼貌的问:“同志,你找谁?”
罗刚递过介绍信,回答说:“找你们连长有事。”
那位战士看了介绍信后,很客气的解释:“我们连长到师部开会去了,不好意思,你在这里等一下吧。”说完,马上给罗刚让座,倒茶。
罗刚用双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热茶,微笑的说:“谢谢。”
交谈中,罗刚了解到这位战士名叫罗盛敎,湖南省新化县人,是141师师直侦察连文书。
罗刚得知罗盛教既是同姓家门,又是湖南老乡,心里自然高兴。话也多了,越说越投机。
当罗盛教听说罗刚家乡煤炭多,挖煤为生的人不少。便与他聊起了家常:“老乡,你们那里煤炭多,拉煤是用斗车还是用……”
罗刚打断他的话:“哪里有斗车,都是靠人用背篓背,从煤洞里一篓一篓慢慢地背出来。”
罗盛教同情的说:“太辛苦了。”
罗刚接着说:“那是大煤洞,算是好的。有的人开小煤窑,出煤了以后,靠煤炭箩筐装。人在地上爬,用绳子一步步拖出来。”
罗盛教用佩服的口吻说:“真不简单。”
罗刚笑嘻嘻的回答:“要不怎么叫湘西蛮子。”一会儿,他又补充说“解放前,大湘西一带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土匪较多,匪患成灾。另外,山里人生性野蛮倔强,做什么事非做成功不可。绝不肯认输,绝不肯半途废弃。”
罗盛教接腔:“山里人大都耿直,没有小心眼,大家喜欢与他们打交道。”
罗刚赞成的点点头。
这时候,连长散会回来了。他们两个人听见连长的声音,停止了聊天。
罗刚起身简单整理了一下军装,主动迎上去。
……
山路坑坑洼洼,吉普车在路上行驶跌跛不停。等罗刚从回忆中醒过来,吉普车快要到团部了。
罗刚参加罗盛教同志公祭典礼刚好过了一年,1953年11月,他接到师部命令,参加泰山受奖大会。这是在朝鲜最后一次受奖,使他终身难忘。
上午10时许,阳光和煦,泰山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欢迎3000多名战斗英雄光临。在中朝两国雄壮的国歌声中,罗刚柱着拐杖,在王小凤陪护下,随47军的英雄走进了指定受奖的前几排座位坐了下来。
罗刚抬头一看,大会主席台上悬挂着巨大的横幅,。横幅是用中朝两国文字写的“朝中英模功臣祝捷大会”两行大字。两旁悬挂着一副对联:“祝胜利,朝中英雄功臣济济一堂受表彰,庆解放,中朝两国人民同心全力赶豺狼。
不一会儿,台上坐满了人,一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首长操着湘西桑植口音宣布大会开始。不用猜,罗刚一眼就认出他是贺龙元帅。
贺龙元帅主持会议,会议开场讲得洒脱,明快,激动人心。他说:“同志们,今天召开英模受奖大会,坐在前几排的3000多名朝中两国的同志都是有功之臣。后几排的4000多人都是各军作出卓越贡献的高级将领。”
这时候,罗刚想起了临走前,部队首长叮嘱他开会要保密。原来,中央首长接见他们。
贺龙元帅继续说:“你们打得好,敌人投降了,罢手了。毛主席身体好,中央首长身体好,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很好很好……”话声刚落,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掌声平息后,贺龙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又介绍了台上就座的宋庆龄,陈毅,董必武和朝鲜首相金日成等领导。
这时,台下“中央首长好!”“金日成将军身体好!”的热烈口号声此起彼伏。
片刻,贺龙将军将右手有力地一扬,会场静下来。他接着说:“下面,请宋庆龄副主席给大家讲话。”
贺龙将军的话音刚落,全场热烈鼓掌起来。
宋庆龄站起来,仪表端庄,神态娴淑,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祖国人民派我来看望你们。你们是英雄,不怕流血牺牲。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你们!”她说完话后,便健步走下台来和前几排的英雄们一一握手。
随后,受奖仪式开始了。
台上一位首长大声依次喊名字,台下一名工作人员手里端着一大盘奖章紧随宋副主席。台下的英雄听到喊自己的名字便站起来,宋副主席便将标有朝中两国国旗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奖章,亲手给每一个受奖英雄佩戴在胸前。这枚奖章形似茶盖大小,佩戴时先扭去针尖上的螺丝帽,再用它的针尖穿过衣服,然后将螺丝帽旋紧。受奖喊到罗刚的名字时,罗刚响亮的应了一声后。在工作人员搀护下一步一步地走向主席台。此时,整个会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当罗刚佩戴奖章时,两腮挂满了喜悦的泪珠,幸福美好时刻久久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心里无比激动,想了许多许多。是的,自己没有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