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和发展胜利(3 / 7)
速突破敌人的防御,也不能为坦克集团军进入所谓的“纯突破口”创造条件。在欧洲1944年的夏秋战局和1945年的战局中,我方面军的实力大大加强,坦克集团军在一些战役中是在合成集团军突破整个战术地幅后才进入突破口的(例如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卢布林一布列斯特战役和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维姑布斯克一奥尔沙战役、梅梅尔战役和东普鲁士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雅西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中的坦克第6集团军)。这种进入突破口的条件是最有利于在战役纵深内实施快速进攻的,因为这样保全了坦克集团军的突击力。但在上述时期的某些战役中,坦克集团军是为完成对战术地幅的突破而进入交战。这样使用坦克集团军常常是根据突破过程巾形成的情况决定的,某些情况下是方面军考虑到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密度和整个战役过程而预先决定的。下面以乌克兰第1方面军实施的一些战役为例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按利沃夫一桑多米尔战役(1943年7月13日至8月29日)原来的计划,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元帅建议把3个坦克集团军都使用在战役第一日。实际上它们在战役一开始就协同合成集团军一起突破敌人的防御。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批准呈报来的计划时没有同意这样使用,而要求坦克集团军和骑兵机械化集群不用于突破,而用于在突破后发展胜利。
根据大本营的指示,方面军司令员改变了使用坦克集团军的方法,决定于战役第二日待合成集团军突破整个防御的战术地幅后再进入交战。但抽出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不变。在利沃夫方向进攻的突击集团中共有117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只有119辆(10%)用于直接支援步兵。在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准备进入交战的地带内的第60和第38集团军的地段上的坦克密度每公里正面不超过8个装甲单位。当时第38集团军司令员,现在的苏联元帅莫斯卡连柯元帅回忆说,这些坦克“只够先遣营使用。在炮火准备后,第一梯队步兵师发起进攻时,冲击的步兵没有得到一定数量的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保障。”
我军在利沃夫方向上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实施突破的。7月15日日终时,只是在库罗奇金将军的第60集团军的地带内的6公里狭窄地段上突破了敌人的防御。敌人千方百计想阻止我向利沃夫的进玫,把所有的预备队投入战斗,并继续调来新锐部队,以便对第60和第38集团军实施突击。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军快速行动。但这时合成集团军显然无力为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创造有利条件。第60集团军的主力被敌人的积极行动牵制在两翼。第38集团军仍在敌主要防御地带内抗击敌人强大坦克集群的突击,不能保障列柳申科将军的坦克第4集团军进入交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员雷巴尔科将军经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元帅的同意,将近卫坦克第7军和机械化第9军的先遣支队投入战斗,以保障主力进入交战。这两支先遣支队于当夜协同步兵第15军的部队歼灭了当面之敌,于7月16日晨占领了萨索夫至佐洛切夫的公路,为集团军主力进入交战创造了条件。
第60集团军的主力此时扼守在科尔托夫和特罗夏亚涅茨之间的走廊(向西北延伸20公里的狭长地带,在西布格河和佐洛丘夫卡河之间)。这是利沃夫方向上我军费了很大力量才在敌人防御中打开的唯一的一个缺口。两侧有炮兵、迫击炮,甚至还有机枪对走廊进行射击。此外,敌人还企图以对进突击切断科尔托夫走廊。科涅夫元帅所面店的复杂问题是:是让坦克集团军通过狭窄的走廊进入交战,还是继续扩大这条走廊。如果是继续扩大走廊,就可能丧失宝贵的时间,敌军指挥部很可能趁机把新的预备队调到这个地段来,粉碎我军的进攻。方面军司令员对情况进行全面判断后,决定令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的主力在可望取得胜利的地带进入交战。7月16日晨,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的主力继先遣支队之后沿一条路线向前开进。在随后的三天内,坦克第4集团军也沿这条路线进入交战。
结果,方面军的战役得到了顺利的发展。使两个坦克集团军通过一条狭窄的走廊进入突破口,这是方面军司令员在具体情况下使用快速的大兵团时大胆、果断、意志坚强并能机断行事的表现。同时还必须指出,在当时形成的复杂情况下,有半数的装甲坦克兵兵团(坦克第31军、近卫坦克第4军和近卫机械化第6军)要负责保障走廊的侧翼。另外,两个坦克集团军实际上并没有进入突破口,而是通过狭窄的缺口,沿一条路线向前“移动”,这就延迟了进入突破口的时间。通过这条走廊用了4昼夜的时间,两个集团军未能立即去执行任务,因为后勤没有跟上,没有必要的物资器材。在维斯瓦一奥得河战役(1945年1月12日至2月3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也是预计在战役第一日进入交战,以完成对敌防御的战术地幅的突破;而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则在合成集团军突破战术地幅以后进入交战。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总共有32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有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