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和发展胜利(1 / 7)
在每个战役中,坦克集团军进入交战的纵深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首先要看合成集团军突破敌防御战术地幅的进程。1943年7月12日至8月18日,在西方面军、勃良斯克方面军和巾央方面军实施的奥廖尔战役中,新编坦克集团军第一次取得了在进攻中使用的经验。战役开始时,只有中央方面军编了坦克第2集困军,该集团军道到转入进攻以前一直在进行防御战斗。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于7月14日转隶给勃良斯克方面军,于战役第8日,即7月19日进入交战。坦克第4集团军于7月18日编入西方面军,于战役第15日,即7月26日进入交战。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这样晚才进入交战,是因为它们在战役开始时刚刚完成组建工作——前者是在普拉夫克地域,后者是在莫斯科附近。另外,事先也难以准确判定我军在库尔斯克转入反攻的时间。
由于这些坦克集团军编入各方面军的时间过晚,进入交战的准备时间有限,再加上缺乏新编坦克集团军在进攻中的战斗运用经验,因而对其使用特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完成150公里的行军后,于7月17日在诺沃西尔地域集中。此时,在坦克集团军准备进入交战的地带内行动的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3和第63集团军前进的纵深约22公里,并进至奥列什尼亚河一线的后方防御地带,在此遇到敌人的顽强抵抗。起初,坦克集团军受领的任务是:在合成集团军突破敌人在奥列什尼亚河西岸的防御以后,于7月18日进入交战,并发展进攻,由西、北两面包围奥廖尔。但在7月18日晨,根据大本营的指示,任务有新改变:集团军先向斯塔诺沃科洛杰茨进攻,尔后向克罗梅进攻,也就是要从南面包围奥廖尔。据此,进攻开始时间改为7月19日。7月19日晨,经10分钟的炮火准备和航空兵突击,第3和第63集团军发起进攻。但是由于炮火准备较弱,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也不足,经2小时战斗,前进纵深只有1.5-2公里。为能增强突击力量和加快对敌防御的突破,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进入交战。该集团军协同步兵兵团突破了敌人在奥列什尼亚河的防御,日终时前进了8-10公里。在激烈的战斗中,集团军遭到了重大的损失。随后的几天,集团军的任务曾几经变化。它不断变更部署,独立或协同合成集团军在若干地段上连续突破敌人防御。而且,集团军的炮兵数量不足,不能可靠地压制敌人预有准备的防御,一切都要依靠摩托化步兵和坦克。集团军虽然在战役中重任在肩,但都没有机动余地。在奥寥尔战役中,集团军共损失60.3%的T-34坦克和72.9%的T-70坦克。
坦克第4集团军于7月24日编入西方面军,这时敌人已向保尔霍夫调来强大的预备队,组织起坚固的防御。集团军受领的任务是,于7月26日晨在近卫第11集团军地带内迸入突破口,并向西面发展突击。日终时前进纵深约为60公里。进入突破口的准备时间总共为1昼夜,这显然是不够用的,不可能周密组织协同动作。
当集团军于7月26日晨开始执行受领的任务时,其行动跟计划中规定的完全不一样。本来是进入突破口,却临时改变为协同近卫第11集团军去突破敌人预有准备的4道防御地区,而且敌人在防御中布满了各种火器、生动力量和各种障碍物。经9天的进攻,坦克第4集团军楔入敌防御25-30公里,其平均进攻速度为每昼夜3.3公里。中央方面军的坦克第2集团军于进攻第一日,即7月15日进入交战,协同第13和第70集团军的合成兵团突破敌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在一系列的艰苦战斗中,集团军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啃”下敌人的阵地,集团军共损失300余辆坦克,战役结束时只剩下了36辆坦克。
这样看来,参加奥廖尔战役的全部3个坦克集团军都不是在合成集团军突破敌人防御后才进入交战,而实际仁是突破敌人预有准备的防御,这主要是由转入反攻的条件来决定的,另外的原因就是大本营决定让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进入交战的时间过晚。该战役的经验表明,没有可靠的火力压制敌人,这样使用坦克就会造成重大损失,从而使方面军失去了用于发展胜利的强大兵力。在尔后的战役中汲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在别尔哥罗德一哈尔科夫战役(1943年8月3日~23日)中,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两个坦克集团军(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部分兵力于进攻第一日,即8月3日,在3-5公里的纵深内进入交战,完成对敌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先进入战斗的是先遣的坦克旅,每坦克(机械化)军各1个旅。尔后各军的主力进入交进,从行进间突破第二防御地带。这样使用坦克集团军有多方面的原因,而首先是因为各步兵兵团在第三阵地前降低了进攻速度。降低速度的原因是,在炮火准备时节没有很好地压制住该阵地的敌人,而在炮兵向新的发射阵地转移时又削弱了炮火支援,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也不足(每公里突破地段10-15辆坦克,其中一半是轻型坦克)。4个先遣的坦克旅进入战斗(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