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斗行动的计划(3 / 3)
卫生机构的配置和转移,后送伤员的程序,对交通线和后勤梯队战斗保障的特别措施,野战面包工厂的配置,二梯队指挥机构和后勤部长的位置,昙报后勤情况简报的方法和时限。后方命令由司令员、参谋长和后勤副司令共同签署。随着集团军兵团和部队数量和技术装备的不断增加,以及1944-1945年的进攻战役的各次战斗日益激烈,军队对于物资器材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后勤工作量也加大了。因此,一方面需要方面军给集团军提供更多的物资器材,另方面也要求提高组织后勤工作的水平。到了战争的第三阶段,在战役的后勤保障计划中又增添了以下内容:缴获物资的利用,卸载车站的使用,重新确定可以用其它物资代替的某类物资的分配标准,给车,辆上增加容器,以增加燃料的携载量。防疫和卫生措施也占有重要地位。计划中更明确地反映了把主要物资器材集中在主要方向上的原则,以便能首先保障实施主要突击或完成特殊任务的兵团。
由于采取了新的后勤保障计划,再加上国家供应的物资越来越丰富,从1944年夏天开始,集团军的各兵团和部队在战役开始时可习,得到3-5个燃料基数,2-3个弹药基数和8-10日份的给养;集团军仓库有2-25个油料基数,l个弹药基数和12日份的给养。这使集团军能在10-15昼夜内、300-400公里的纵深内独立完成战斗任务。集团军技术保障的直接组织者是集团军司令员的技术助理。在坦克集团军的进攻战役中,旨在使车辆、武器和其它技术兵器处于战斗状态的战役技术保障工作,是根据坦克装甲车辆修理和供应部‘拟制的计划进行的。该计划可能是文字式的,也可能是表格式的,还可能直接标在司令员技术助理的工作地图上。这个计划反映以下问题:修理抢救器材的使用,技术侦察的组织,各兵团坦克器材的供应以及修理抢救勤务的指挥。技术保障计划按战役日拟制,计划中指出修理抢救单位的配置地域、展开和转移程序,殿后技术保障队和保养勤务的组织,车辆修复和器材供应工作的组织,以及通信联络和指挥所的组织。这些问题也反映在涉及指挥问题的命令里。
在1945年的战役准备工作中,出现了统一拟制物资技术保障计划的趋势。这样的计划叫做后方组织和物资技术保障计划,例如在东普鲁士战役中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就是这样做的。有的还把技术保障问题写在后方命令里。战役准备的日程计划表作为战役计划的附录。这个计划表由集团军参谋长根据司令员的指示亲自拟定。计划表中反映战役准备阶段的所有重要工作(现地勘察、下达任务、组织协同动作、计划战斗?行动等),并具体指出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限、执行人以及负责检查执行情况的人员。计划表中包括不只是集团军机关应完成的工作,而且还注明了军、旅、团和分队必须完成的工作。这样可么使战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而且能目的明确、按步就班地进行。另外,使集团军各级指挥机构都能按时间表准确地完成工作,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对属下部队组织战斗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变更部署计划也时常作为战役计划的一个附件。该计划反映的问题有:变更部署的目的和方法,行动地带或路线,到达指定地域的时限,行军队形,战斗和物资技术保障计划措施,指挥的组织。自1943年秋开始,战役计划的附件中又增加了以下几种:集团军和军指挥所的转移计划(1944年10月5日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就有这样的计划),由集中地域前出时的运动调整计划或要图,以及其它具体说明保障当前行动问题的文书。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好战役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