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坦克集团军的建立、编制和战斗能力(8 / 8)
将军任司令员、他是1919年的党员,参加过内战,三十年代曾任驻波兰武官,在中国当过顾问。1942年曾任混编的坦克第3和第5集团军的司令员。坦克第4集团军1944年3月开始由经验丰富的列柳申科将军任司令员。他1924年入党,参加过内战,是苏联英雄,在战争期间曾指挥过机械化军、步兵军,还指挥过第5、30和第1集团军以及近卫第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1943年2月开始由当时已负盛名的坦克兵将军罗特米斯特罗夫任司令员。他参加过内战,曾在红军摩托机械化军事学院任教,大战期间曾任坦克旅长、机械化军参谋长、坦克军军长。该集团军的军事委员是格里申将军,到职前曾任坦克第6军政治副军长。参谋长是原近卫坦克第3军的参谋长巴斯卡科夫上校。在不同时期担任集团军司令员的还有巴丹诺夫、沃尔斯基、克拉夫琴科等将军。他们都具有指挥合成和装甲坦克兵兵团和军团的丰富经验。
集团军野战指挥机构中的司令部和各部处的人员配备,是存在一些问题的。由于干部不够用,194[奇·书·网]3年有些司令部和部处的人员配备不齐,部分军官没有进过高等军事院校,过去也没在集团军一级工作过。例如,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部的作战处,1943年3月的人员只是编制数的65-70%,这些人员中只有处长1人受过高等军事教育。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部的人员是编制数的65%弱,坦克第4集团军约为70%。
随后的几年,坦克集团军指挥机构实编人数不断增加,一般在战没之前都可以达到100%。到1944年夏,军官已有余额,数量约为编制数的10%。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弥补进攻过程中的损失。集团军野战指挥机构的军官在作战中不断丰富经验,他们所参加的战役成了使他们获得专业知识的大学校。司令部和各部处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军官越来越多:1943年,这类军官在军团和兵团司令部约占1518%1945年约占40-45%,如果加上在军事学院参加过集训班的军官,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军官可达55%。
从1943年夏开始,集团军野战指挥机构的领导成员逐渐稳定下来,这样就更便于协调指挥机构各部门的工作,更便于互相了解,而且也容易保持工作上的继承性。
1943年组建的单一兵种的坦克集团军,由于编制适宜,使它成为实力雄厚的战役军团,具有高度的机动力、强大的突击力和独立行动的能力。这些集团军便于指挥,而且不显得庞大。坦克集团军通常编2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和若千独立的坦克旅和自行火炮旅,以及一些必要的集团军值属兵团和部队,可以编成强大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预备队,能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也能顺利执行其它任务。
战争年代,由于能不断改进集团军的编制,调整指挥机构,更新指挥工具,大量培养指挥干部,这就使得装甲坦克军团能够实施大纵深、高速度、具有决定性目的的进攻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