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如果这是宋史 > 一片赞同。

一片赞同。(1 / 2)

于是原本就有着兴盛根基的燕京迎来了一个春天,它是原东亚大地上被战火焚毁后再次复兴得最早的一个大都会。

金国倾全国之力扩建燕京,三年之后迁都。完颜亮做得非常彻底,迁都之后,燕京改为大兴府,号中京,会宁府为北京、开封府为南京、辽阳府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同时,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内的金国“始祖以下十帝陵”全都迁到了燕京大房山营,临走前还把旧都城里的宫殿、大族豪宅全都拆平了,变成耕地。

这样,谁想回老家就得一切从头开始。

老贵族欲哭无泪,只能搬家。老贵族们还没适应新都市的新生活,完颜亮又有了新的想法。燕京还是太偏僻,无论是传统意义上,还是经济文化发展上,它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最好的那个选择人人都知道,是那个梦幻一般、富庶繁荣、通八方之水路、集南北之万阜于一体的开封!

当时的开封已经残破了,可它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名城,曾经市民百万、经营百年才建成的人间奇迹。它是当时每一个人的向往之地,更何况神思万里、野心勃勃的完颜亮。

完颜亮下令,重修开封城,它才是金国的首都。

装修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追求和品位,具体到完颜亮,可以归纳成两个字——魄力。这位了不起的诗人在最醉心的两件事,即战争和享乐上,不能有哪怕一点点的遗憾。

完颜亮修开封,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运一木之费至两千万,牵一车之力至五百人。宫殿之饰,遍敷黄金,而后间以五彩,金屑飞空如落雪,一殿之费以亿万计。”

这只是开始。往往完工之后,完颜亮会派人来验收,稍不满意,立即推倒重建。大家回忆这一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宋徽宗赵佶修开封时就这档次。当然,不管完颜亮本人多奢侈,金国国力多雄厚,他也没法重现汴梁昔日的辉煌,最起码他们没法复制艮岳。

修完燕京修开封,搬进这座传说中的名城之后,完颜亮对居住环境满意了。环顾整个世界,还有比他住得更好的人吗?

没有。

很好,开始做下一件事——战争。战争是他的另一个梦想,而战争的指向则是梦想中的精华。他是一位诗人,平生作了很多诗,更读了很多名家的词,里边有一首深深地打动了他。

柳永的《望海潮》。

柳永,字耆卿,北宋仁宗年间福建人。他很可能是仁宗一生里唯一一次刻薄行为的受害者。柳永本是进士,本应有个不错的官场开端,可惜写的词太著名,有些名句到处流传:“凡有水井饮处,即歌柳词。”碰巧,皇宫里的人也得喝水。

仁宗也听到了,其中有一句“忍把浮名,都换了浅斟低唱”。真是潇洒,荣华富贵算什么,一时的小感慨比它们重要多了。就是这句话断送了柳永一生的官途。仁宗在他的试卷上批了一句:“且去浅斟低唱,要浮名作甚。”

于是,宋朝第一位职业词人诞生。除了写词之外,他再也没有别的工作。而柳永的词才,的确冠绝当时,堪与苏东坡匹敌。两人一个开创了婉约派,一个开创了豪放派。

《望海潮》是柳永的一首代表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好词否,当然好。柳永并不是一味地靡靡悱恻,不是永远陷在温柔乡里不知死活,单以这首词论,用作杭州市旅游宣传词怎么样,还有比它更好的吗?

完颜亮被它迷住了,江南、钱塘、临安……拥有!他要以最豪迈的声势、最伟大的举动,把这颗明珠据为己有。

完颜亮下令在金国辖下的各族及诸路州县中籍丁充军,凡是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都要从军。在这种力度下,集结起来的军队达到了传说中的级别,很多版本都没法确定到底是多少。

按完颜亮自己说,他南征的军力是五百万。

据宋史大家王曾瑜先生考证,此次南征完颜亮自将中军十七万人,浙东水师七万人,西蜀道、汉南道共七万人,合计三十一万大军。

就算只有三十一万吧,看一下这对当时的金国意味着什么。按照《中国人口通志》里的数据,金国当时的人口总户数是五百五十万户,计人口为三千六百万左右。于是可以得出,这次战争,金国约每一百人养一个兵。

怎么个养法呢?

首先是马。金军上阵一般是一人配两匹马、三匹马。此时金国内部的契丹大起义还没有爆发,养马地很安全,又经绍兴议和后十余年的休养,马的集结在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实际运作上困难重重,竭尽全力连公务员的专用马都没收了,也只搜刮到近六十万匹。

运输途中损耗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