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七章 守卫河北(2 / 2)
,成为唐军弓弩手的活靶子,死伤近千人。剩下的燕军为了保命,不得不向唐军投降。
燕军在拒马河南岸建造的数百艘船只被大水掀翻或是冲走,河岸边一片狼藉。史思明损兵折将,辛苦打造的船只失去大半,气得捶胸顿足。
拒马河大捷后,传来新皇李亨在灵武登基的消息。几日后,新任大唐皇帝李亨派遣的中使来到唐军大营,传诏册封李俶为楚王,命李俶立刻率军赶赴关中,收复西京长安。
李俶率朔方、河西两镇步兵经飞狐道进入河东,山路狭窄崎岖,大军行进缓慢。行进途中,朝廷中使送来第二道、第三道敕令,命李俶以最快速度赶到关中。
李俶率两万大军开拔西行,拒马河守军只剩下不到三万,李光弼命令各部继续加固防御工事,派人联络平原太守颜真卿,东西呼应,牵制叛军。
燕军屡次进攻受挫,被困于拒马河南岸,进退维谷。经过十余日的观察,精明的史思明发觉河对岸的唐军主力已经离开,进而得到探子报告,唐廷新皇登基,急召各路边军回师关内,收复长安。
颇具谋略的史思明,知道无法攻克李光弼守卫的拒马河防线,索性将计就计,我攻不过去,你也别想打过来。史思明开始实施一个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大胆计划,留下一部兵力与李光弼周旋,亲率燕军主力突袭北都太原。
史思明率两万精锐兵至承天军(今娘子关)。
承天军守将高颌是太原尹王承业的外甥,见史思明大军锐不可当,弃关西逃。史思明不费一兵一卒便控制了进入河东的咽喉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