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八章 转战晋中(上)(1 / 2)
更新时间2012-8-19 10:09:54 字数:2380
李俶率军经过北都太原,受到北都留守、太原尹王承业的热情款待。
北都太原是李氏皇族的发源地,东、西两城分踞汾河两岸,西城中有大明城(古晋阳城)、新城和仓城,中有横跨汾河连接两城的中城,统称“太原三城”。整个城市南北长十三里,东西宽十里,是当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全国第三大城市。大唐建国初期,太原经常受到北方突厥骑兵侵扰,城墙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
李俶急于赶回长安,没有在太原多做停留。李俶离开太原前夕,收到燕军大将史思明攻破承天军的消息。
太原府内堂,李俶对王承业说:“叛军此次挥师西进,定是要夺取北都太原,不知王将军可有退敌之策?”
王承业轻松的回答:“太原府有禁军、府军两万余人,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我军只需坚守城池,叛军必不战自退。”
李俶:“如此甚好!李光弼将军正在易州拒马河与叛军对峙,史思明此番进攻河东,叛军河北战线必然薄弱。将军如能在坚守的基础上,适时主动出击,史思明两面受敌,必将不战自溃。”
“亲王放心,本帅会择机而动。”王承业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心中却在盘算:让我主动出击消灭燕军,李光弼正好坐收渔人之利。
李俶:“史思明诡计多端,手下骁将如云,请将军多加小心。俶要不是有皇命在身,一定留下来助将军一臂之力。”
王承业:“亲王的心意下官心领了。”
李俶率军离开太原,行进到太谷,接到前方战报:燕军攻陷石艾,王承业派副将领兵前往寿阳布防。继续前行至祁县境内,一名当地驿兵来报:“昨日,燕军突袭祁县南面的石会关,目前正向祁县杀来。”
李俶心中十分惊愕:“怎么可能!燕军远在寿阳,据此地有两百多里。”李俶定了定神,命驿兵继续赶往太原送信。
郭旰问李俶:“亲王,咱们现在怎么办?”
没等李俶开口,刘德顺抢先回答:“亲王,咱们当下应尽快赶回关中。陛下已经三次派中使传令,您可不能违抗君命啊。”
李俶此时急切的想赶回长安,心中顾虑的并非新皇帝李亨的三道敕令,而是沈媛和李适的安危。李俶没有多做考虑,对众人说:“我军继续南下,赶往关中。”
马燧阻止道:“亲王不可!郭将军已率陇右、朔方主力赶往关中,我军前往不过是锦上添花。太原形势危急,叛军一旦占据河东,则河北难保。”
李俶想到河北的李光弼,点了点头,对众将说:“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传令前军,随本王进入祁县布防。洵美你统领后军,驻防太谷。”
马燧:“燧领命,亲王多加小心。”
史思明知道太原防守严密,单靠一路兵马很难拿下,于是命大将李立节留在拒马河牵制李光弼,命大将蔡希德率四万大军,翻越太行山,突袭潞州上党郡。
上党太守顾坚闻知燕军将至,弃城出逃。
蔡希德迅速占领潞州上党郡,继续向北攻陷石会关,进入晋中平原。
祁县县令秦守一得知石会关失守,立刻派快马赶往太原向王承业报信。
李俶率军来到祁县城下,秦守一出城相迎。
祁县守军不到两千,没有李俶带来的一万援军,根本抵挡不住燕军进攻。秦守一陪同李俶查看祁县城防,祁县城墙虽不比北都太原,但还算坚固。有一万多唐军镇守,燕军想要拿下城池绝非易事。
傍晚,蔡希德率军兵临城下,即刻发起猛攻。蔡希德原本以为可以一鼓作气,轻易拿下祁县,没料到祁县会有上万守军。燕军第一轮进攻下来,伤亡惨重。整个夜晚,燕军没有再发起进攻。第二天,燕军攻势大为减弱。
李俶估计蔡希德将大部分兵力调去攻打太谷。
不出李俶所料,蔡希德发现祁县有重兵把守,留下一半兵力继续佯装攻城,主力转向攻打太谷。王承业接到燕军攻破石会关的军报,十分震惊,下令太原府各县驻军,立刻向太原靠拢。
太谷县令刘牧接到王承业命令,准备带领一千府兵和县衙差役,护送三妻四妾,七大姑八大姨,几大车金银珠宝弃城前往太原避祸。
太谷县城北门,马燧拦下刘牧,命其留下守城。刘牧不从,被马燧拔剑斩于马下。马燧将刘牧的几大车金银珠宝分给众将士。
蔡希德因为轻敌在祁县吃了大亏,来到太谷没有立刻攻城。燕军休整一夜,次日清晨,在城外摆出攻城阵式。
马燧见状,带着手下两百亲骑,出城迎战叛军。
蔡希德见到马燧,不禁有些惊慌失措。蔡希德知道马燧不仅人长得帅,枪法更是出神入化,自己和部下诸将中无人能够匹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蔡希德下令全军回营固守。
马燧本是幽州偏将,不仅文武双全,而且人如其字,“洵美”之“洵”乃诚然、确实之意,史书上说其“姿度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