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中唐群英 > 第九十八章 奸佞当道(上)

第九十八章 奸佞当道(上)(1 / 2)

更新时间2012-8-7 19:30:26 字数:2730

天宝十一年正月,吐蕃册封南诏国王阁逻凤为“赞普钟南国大诏”,意为吐蕃赞普之弟、云南王。南诏与吐蕃正式结为联盟,共同对抗唐廷,西南局势骤然紧张。

好大喜功的杨国忠为雪西洱河之耻,以剑南节度使的身份,请求发兵攻打南诏。上次攻打南诏,剑南驻军损失殆尽,无力发动进攻。杨国忠向李隆基建议,在剑南道和毗邻的山南西道征募男丁,补充兵员。李隆基欣然应允。

杨国忠派御史到各郡县强行征兵,遇到不肯从军的,就带上枷锁押到军营,强征入伍者超过万人。不想当兵就得使钱,御史和地方官吏借机大肆敛财,赚得盆满钵满。

所谓遥领只不过是挂个名,李俶在长安没有日常事务,日子长了觉得十分无聊,便带着儿子李适,以及贺拔楚岳、哥舒曜,一起去登终南山。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西起秦陇,东彻蓝田,横贯八百里,钟灵毓秀,山中道观、佛寺众多,素有“仙都”、“洞天之冠”的美称。

李俶一行沿骆谷进山。山中林木茂密,不时有飞禽走兽出没。李适兴致很高,取出弓箭连放数箭。飞禽走兽们似乎沾了终南山的仙气,十分机敏。李适一阵忙活,却没有射中一个猎物。

哥舒曜见状,笑着对贺拔楚岳说:“看来你这个老师不行啊。”

贺拔楚岳笑着回答:“子明你别动歪脑筋,我可是不会轻易让贤的。”

李俶摸了摸李适的头,安慰道:“没关系,咱们不是来打猎的。”

一行人骑马走了大半天路,来到太白山中的玉皇观。按计划在此歇息一晚,第二天弃马步行登山。

让李俶颇感意外的是,位于大山深处,原本冷清的玉皇观内竟然住满了香客,就连道观外面的露天平坝也住了不少百姓。

大约七年前,李俶曾经和李泌来过玉皇观,认识这里的主持玉真子。玉真子专门给李俶留了两个房间。

李俶照顾李适入睡,走出房间对哥舒曜说:“去外面找个人来问问。”

不多时,哥舒曜来带一老一小。

李俶请老者坐下,客气地问:“老人家今年高寿?”

老者回答:“六十有五。”

李俶看了看老者身边和李适差不多大的小孩,问:“这位是您的孙子吧?”

老者点了点头:“正是。权儿,见过叔叔。”

老者身边的小孩怯生生的走到李俶面前:“叔叔好!”

李俶摸了摸小孩的头:“叫什么名字?”

小孩低声回答:“张权。”

李俶继续问老者:“老人家从哪儿来?因何露宿于这深山之中?”

老者:“我等是梁州汉中郡褒城县人,为了躲避乡里抓丁逃难到此。”

哥舒曜不满地说:“你等身为大唐子民,竟敢逃避朝廷征丁!”

“你们是?”老者显然被哥舒曜吓到了。

李俶示意哥舒曜不要插话,对老者说:“老人家别怕,我等是长安商人。不知乡里如何抓丁?”

“唉!”老者叹了口气,继续说:“老朽原本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去年随军远征南诏,一个也没有回来,到现在不知是生是死。上个月,县里发布布告,说朝廷要再次进兵南诏,征丁入伍,老三报名去了。没过两天,里正来家里说:‘你家必须去两个。’我说我去吧,里正说你不行,叫你孙子去。我这孙子刚满十二,怎能从军打仗。”

李俶气愤地说:“简直胡来!朝廷明文规定,征丁必须年满十六岁。”

老者:“公子您不知道,县里的大户向官府使了钱,官府为了补窟窿,就拿我们穷苦人家的孩子充数。”

“这帮混帐东西!”哥舒曜右手握拳,气愤不已。

李俶:“你们全县都是这样?”

老者:“是啊。不光我们褒城,整个梁州汉中郡,还有临近的洋州洋川郡、凤州河池郡也都一样。听说南面闹得更厉害,很多村镇已逃得空无一人。”

就在李俶和老者说话的功夫,道观外面突然喧闹起来。

贺拔楚岳走进屋,附耳对李俶说:“外面来了一队府兵,将这道观围了起来。”

老者抱着孙子,不安地问:“怎么了?”

李俶安慰道:“没什么,老人家别担心,今夜安心在此歇息。”

李俶和贺拔楚岳、哥舒曜走出房间,见几名府兵打着火把迎面过来,为首的是一名府军校尉。

玉真子上前阻拦:“军爷,这院中住着贵客。”

府军校尉一把推开玉真子,蛮横的嚷道:“滚开!再说一个字,连你这牛鼻子老道一并抓了。”

府军校尉注意到李俶三人,没等玉真子介绍便出口训斥道:“你们几个看样子读过书,本军爷最爱和读书人讲道理。如今南蛮犯我边地,杀我边民,朝廷为了保境安民起兵讨逆,你等贪生怕死,躲在这里烧香求神,不觉得羞耻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